《什麼叫修行?》

【佛门观察】学佛修行之路,你走对了吗?

【佛门观察】学佛修行之路,你走对了吗?

在学佛的过程中,有些人对成就解脱的信心不足,时常摇摆不定。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觉得自己非常虔诚了,但所求未能如愿,生活也未见改观,甚至感觉学佛后比不学前还要不顺。于是,他们产生了学不学佛都没多大区别的心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对因果二字是含糊不清的。我们要清楚一个问题,感觉越学佛越不顺,事业、家庭、身体还不如以前,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走偏了路而导致的结果,也有往昔恶业成熟的呈现,是多方面的因素所致,怎么能把个人的业报总结为学佛后不好了呢?而且许多人虽学佛但功利心非常重,积极赶佛潮,并没有真正以了生脱死为目标。若平时不修行,事到临头“抱佛脚”,做些烧高香、抢头香的事,把佛菩萨当作可以“交易”和“贿赂”的凡夫,这样的人能有受用吗?这类人不仅愚痴可怜,更亵渎了三宝,不是真佛弟子,只能算个“假修行人”。

那么真正学佛修行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学佛修行不是形式主义

佛弟子不管烧了多少香、念了多少佛、磕了多少头,如果把学佛当成一种形式,不落实于日常生活,最终骗人骗己,竹篮打水一场空。比如有些人朝拜普陀山,三步一拜求保佑,看起来虔诚极了,可出了庙门进饭馆就点生猛海鲜,伤害生命,他们能得到佛菩萨的护佑吗?那些拜佛时恭敬,放生时积极,转手就去打蚊子、打苍蝇的人,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吗?

有太多人学佛都是形式化,却忘了学佛之根本不是感动自己,更不是坐享其成,等着被佛菩萨加持。佛菩萨大慈大悲,为我们指明解脱的道路,但最终还要靠我们自己学佛修行,与佛陀三业相应,才能得受用。

如果我们走错了方向,偏离了正道走入了岔路,那么停止就是进步,回头就是重生。知道自己错了,释然地放下,及时改过胜过盲目执著。

二、学佛修行切忌急功近利

笔者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犯的错误,刚开始对学佛充满了信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忘了初心,把当初广发菩提心的行愿都抛之脑后了,越学自然离解脱之路越远。

一则小故事特别有深意。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以我的资质要多久可以开悟?”

老和尚答:“或许十年可以。”

小和尚又问:“要十年这么久吗?如果我加倍苦修,是不是时间会缩短一半呢?”

老和尚答道:“那可能二十年。”

小和尚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眠不休,需要多久呢?”

老和尚答道:“也许你永无开悟之日了。若你执著修行的结果,又有何时间关注自己的修行呢?”

学佛修行本是一心一意水到渠成的事,种什么因,自然得什么果。执著于获得果,为了这个果急功近利,就本末倒置了。

三、如何才能踏入学佛修行之正道?

基于上述,我们如何才能踏入学佛修行之正道呢?

首先,要懂得深信因果、敬畏因果。我们要一条一款,一步一个脚印按照南无始祖报身佛法著《什么叫修行》去学去做。只要我们当下放下恶习,立刻回光返照自己的不足,把众生真正当成亲人来关照,真正地以菩提心面对、付之实践,这样就能走对学佛修行的路。如果整天一边烧香拜佛,一边依然恶习不改恶念丛生,这样再修一万年也是愚痴无智,是绝不能脱离轮回的。

其次要修忍辱。“佛说无为最,忍辱第一道。”我们要用一颗能容万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不如意的人和事。要想到,这是我们的因果,这是我们落实修行的机会,时时刻刻提起正念,想到我们是要学佛修行,成就解脱的。人生就是一场大梦,嗔恨、计较是凡夫的行为,抱着它们是无法解脱,我们千万要丢掉。

最终,我们还要依南无始祖报身佛的教戒:“远离封建迷信、怪力乱神、邪师骗子、附佛外道、邪教、邪书。要严持佛教戒律,大悲为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舍己利他,忍辱愧行,自净其意,面对众生不分残缺病康,一律平等视为亲人,要知万法皆因果,善因得善报,善报结善果,善果获正法,依法圆福慧,步入成就境,脱离众生苦,了脱生死轮,圆满成佛道!!!

依此教戒我们必然能学到大法,福慧圆满,成就有余!

——END——

撰稿:在路上

编辑:对白云天

【佛门观察】学佛修行之路,你走对了吗?

此文章鏈接: https://homagetohhdorjechangbuddhaiiinetwork.wordpress.com/2021/10/02/%e3%80%90%e4%bd%9b%e9%97%a8%e8%a7%82%e5%af%9f%e3%80%91%e5%ad%a6%e4%bd%9b%e4%bf%ae%e8%a1%8c%e4%b9%8b%e8%b7%af%ef%bc%8c%e4%bd%a0%e8%b5%b0%e5%af%b9%e4%ba%86%e5%90%97%ef%bc%9f/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什么叫修行 #学佛 #修行 #佛陀 #佛菩萨 #正道 #因果 #菩提心 #轮回 #正念 #解脱 #大法 #圆满

《什麼叫修行?》

柔軟心--看得見苦

柔軟心--看得見苦

拉珍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智慧不能了生死,悲智圓融才能斬斷生死根。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菩提心是成道之根本。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什麼叫修行》中七支「大悲我母菩提心」:1.知母:了徹三界六道眾生無始以來於輪迴轉折中皆我父母。2.念恩:應深深憶持一切無始過去、現在於輪迴之父母,皆曾生育養育體愛於我,為我而勞累病苦,恩重如山,念其恩德,故思其父母之苦皆我之苦。3.報恩:知父母為我而奉獻一切,現在他們於六道輪迴中轉折流離,受苦無盡,我此發心,施之於行,自覺覺他,渡脫父母,以為報恩。4.慈愛:每時每刻,從於三業之行所生發,慈愛一切眾生、父母,長壽無病富貴吉祥,終生喜樂。5.慈悲:於三時中,願請諸佛菩薩加持一切父母脫離諸苦,得遇佛法修持,脫離輪迴解脫諸苦。6.捨貪:所做一切利益眾生父母之事,無掛於心,養成三業無著善行,故成天然自行,本質為善,並非刻意所為行善,做了即忘了。7.斷執:於行持中,所修諸善,利益父母,一切法義應無所住,斷掉我執,空明覺相輕安,於修法中不執於法,不除妄念,不求於真,不來不去,樂明無念,平如靜水,當體即空。

常常遇到麻木不仁的表情,常常觸及生硬板結的心地,包括我自己。心是一塊田,一切的善業種子、菩提種子都要在這裡播撒,發芽,生長。但心若是板結的硬土,種子種不下去,即便種下也極易腐爛,善業流於表面,修行豈不枉然?

(一)當一隻蒼蠅嗡嗡纏繞,你憤怒地揮臂驅趕,你啪地一下打個正著,牠不見了,你舒了一口氣,此時,你可會看到蒼蠅的手腳被你擊斷,正在牆角痛苦的哀號?

當你厭煩地打落那隻咬疼你的螞蟻,你可曾看到牠的觸角斷了一隻,像瞎了眼到處碰壁,你可看到牠正拖著一隻殘腿驚慌地躲藏?

當一隻醜陋的蟑螂仰面死在牆角,你會不會麻木地走過?你會不會懷著悲傷為牠誦經安葬?

當你的掃把掃到狗兒的飯碗前,你會不會擔心灰塵而把牠的飯碗蓋上?

當難看的地鼠竄進你家後院,當牠停下看著突然出現的你,你看到牠的骯髒猥瑣,你有沒有從牠眼里看到驚恐,看到好久沒吃上一頓飽飯的凄涼?

有句話很著名,也很真實:如果幸福是一條船,痛苦就是大海汪洋。

你可看到渴求關懷的孩子遇上冷漠時的傷痛?你可看到年邁多病的父母面對不孝子女的悲涼?你可曾憐憫那被傲慢踐踏的自尊心?可感覺到被訕笑嘲諷的人心裡的寒冷?你可看到那被痛恨著的人,心中糾結的悵惘?你可看到痛恨者的心中同樣是荒涼?你可看到被指責後的黯然?被謾罵後的難過?你可看到被欺騙後的痛苦?被壓製後的憂悶?你可看到被妒嫉焚燒的焦灼?你可看到被懷疑的惶惑不安?和懷疑者的慌張?你可看到窮困潦倒的悲哀?可看到富貴者的逼惱?你可看到病床上的呻吟?可看到嬰兒的嚎啕?可看到學業的壓力讓孩子們失去笑容?可看到成年人為工作前途家人孩子拼命煩惱奔忙?可看到離別時的眼淚?可看到失去摯愛的悲楚?你可曾看到被忽略的孤單?可曾看到隱藏著的恐懼驚慌?可曾憐憫那老弱彎折的身軀?可曾悲哀那舉步維艱的殘障?你可看到太陽下的勞作者皮膚曬得爆裂?你可看到街角骯髒蜷縮的身體?你可看到在上司面前壓抑的卑微?你可看到大橋上公路邊走投無路的絕望?你可看到飢餓中的殘忍?你可看到利益中的罪惡?逼迫中的瘋狂?你可聽到離棄時撕心裂肺的哭喊?你可看到災難時鮮血與淚水的流淌?當你站在路邊,面對匆忙的人群,你可曾看到在這五光十色的世界背後,一顆顆顫抖、寒涼的心?一場場終將無常消散的喜怒哀樂,聚散別離,一個個必然永別的生命,和人類永遠無法擺脫的恐懼——死亡?你可曾了解死並不是苦的盡頭,可知道死後那飄移的魂魄有多麼孤獨恐慌?因果輪迴的巨輪不知又把他們帶向何方?你可看到屠宰場的牛羊驚嚇的目光?你可看到那隻被獵豹追殺奪命奔逃的羚羊?你可看到拖著一群孩子在冬日冰冷的河水中覓食的野鴨?你可看到過被野狼咬住的羊羔是怎樣在掙紮?你又可曾看到過被獵人抓走狼崽的母狼,在夜空中悲淒的長嗥?你可曾了解那無家可歸的鬼魂有多麼飢餓,多麼寒冷?你可知道食物在鬼眾生的嘴裡會統統變成膿血鐵砂?你可知道地獄的慘叫是從怎樣的痛苦中發出的?你可知道刀山油鍋邊,眾生瞳孔裡的恐懼有多巨大?你可知道輪迴的鏈條擠壓出的血肉充盈了整個六道,你可知道地獄的菜刀剁絞出的哀號響徹雲霄?

此刻,請你閉上眼睛,慢慢地,仔細地體會這文字背後的苦味。

你了徹這些苦了嗎?

你知道受苦的是誰嗎?是你和你多生累劫的父母親人!

你若了徹了這些苦,你不會再嘲弄別人的愚蠢,譏諷別人的失誤;你不會踐踏別人的自尊,漠視別人的懇求;你若了徹了這些苦,你不會妒嫉別人的喜悅,仇恨別人的傷害;你不會無動於衷地看著電視上的災難,不會嘻嘻哈哈褒貶著報紙上的別離;你若了徹了這些苦,你的心,會漸漸變得像觸到針尖一般的敏感細膩,任何來自四周八方的苦痛都走不出你的雙眼,你會小心斟酌每一句用詞,你會害怕你的語言變成利劍;你會讓你的目光,你的行為,你的言語,柔軟,再柔軟,因為你害怕有哪個人,哪個有情眾生因你粗心的生硬而受到傷害;你若了徹了這些苦,你不會再貪戀紅塵的喧囂,你不會再流連世俗的榮華,得得失失都將不在你的話下;你若真了徹這些苦,什麼都不能障礙你,哪裡能讓你了生脫死,你會立刻奔向那一方,再不可能辯不清正法的方向;你若真了徹這些苦,你怎麼忍心無視那殷殷求學,想要脫離輪迴的目光?你若真了徹這些苦,你怎麼忍心做一個空有名號的法師或仁波且,你怎麼忍心將這個名號置於眾生的慧命之上,讓跟隨你的可憐眾生盡學著你的我執業障?你若真了徹這些苦,你怎麼忍心讓眾生在苦痛輪迴中煎熬嘶嚎,而你卻為了一點名份地位,為了一點虛榮,為了要一點別人崇敬的目光,為了活著用不了多少死了也帶不走的銀子,在那裡爭鬥、拉扯,甚至作假說偽法,難道你看不見那些淚水,聽不到那些撕裂長空的哀號?眾生不是你爭奪名利的砝碼,他們真的是你可憐的父母家人,他們曾給你血肉,疼著你長大,他們在輪迴裡受盡了折磨,他們一生生,一世世地煎熬著,被輪迴的巨輪碾壓得血肉橫飛又再聚成形,他們在黑暗中顫抖摸索,四處碰壁為了尋找一絲光亮,如今,他們從煉獄逃到人間,找到你,皈依你,眼巴巴盼著你帶他們從苦難裡出離,你不思報恩,你怎麼忍心把自己的利益架在他們之上?!你拉攏他們,若只是為了滿足一己之私,只為了壯大自己的勢力,炫耀一種虛榮,那就如同讓父母賣血供自己享樂的混蛋,豬狗不如,喪盡天良!

你若真了徹這些苦,你若真的心疼你受苦的父母親人,你會想解救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解救他們,你會急著學成斬斷輪迴鐵鏈的大本領救他們出來;你會一心求學真理,吃喝拉撒,財色名利,毀譽稱譏都不再重要,你只會難過自己的不足,你只會恐懼因為自己的不足,而讓可憐的眾生學不到解脫的真諦,迷失掉成就的方向;你會謹慎自己的言行,就怕給眾生做了壞榜樣,就怕講錯了法義,讓父母們再入輪迴的泥塘。沒有了貢高我慢,只有真實的愧疚,沒有了面子利益,只有真實的檢討,真實的奉獻;你若真了徹這些苦,你從心裡自然拿出來的,是調和,是撫慰,是關懷,是真心,是平和,是尊重,是喜悅,是慚愧,是感激,是放低自己,是不執著,是自然而然的捨棄,是自然的善,是自然的慈,是自然的悲心,是真實的菩提。

若你無動於衷地看著一隻受傷的泥鰍,踏過一隻臭鼠的屍體,若你無動於衷地蔑視一雙驚惶或哀傷的眼睛,若你無動於衷地數落這是誰誰的惡因果,是他活該,然後揚長而去沒有半點悲憐,若你算計維護著自己的得失多於維護眾生的慧命,這樣的你,即便放生千萬,也是徒勞枉然。因為,你的放生只是善的假象,因為,你的心,還是板結的土地,還很荒涼。

板結的土地長不出好苗,不被淚水浸泡的心,養不出菩提的莊稼。生硬粗糙的心靈,無視疾苦辛酸的心靈,永遠走不進佛菩薩的隊伍,因為宇宙中所有的佛菩薩,都是由大悲之心凝聚而成。

認真看著輪迴裡的苦吧,真切體會著這些苦,知道那苦的滋味有多苦,知道那糾結的內心有多麼盼望舒展,知道那黑暗的沉淪有多麼期盼光亮,知道苦痛中的生命都與你有深刻的關聯,因為他們真實的曾經是你最愛的父母、家人、兄弟、姊妹、丈夫、妻子、兒女、摯友、師長!讓父母親朋們汪洋似的淚浸泡你的心,讓你的心隨他們的淚水一起顫抖,這樣的淚水,會為你滋養出一種深深的盼望,盼望自己早日成就解脫,擁有超凡的力量,然後從輪迴中救出你的父母親人,送他們到極樂佛國,從此不再有任何痛苦悲傷!這個時候,你心靈的土壤,已然柔軟鬆動,種子,菩提的種子,已然可以生長發芽。

(二)真行者的心,非常柔軟。

「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這是玄裝法師的名言,一個「恐」,一個「愛惜」盡顯法師真修菩提的柔軟心。

很多年前,朋友說起她學佛修行的丈夫,「我家那口子,真是無可救藥,讓他去買蘋果,蘋果倒是買回來了,可十個蘋果九個都是壞的,我氣不打一處來,問他為啥專挑壞的回來,他吞吞吐吐地說,我看他每天從早做到晚,生意又不好,壞蘋果多了生意更不好,怪可憐的,我就把壞的買回來了,留下好的他容易賣出去。」朋友憤憤地數落丈夫的愚笨,我心裡卻熱乎乎一團,一直熱了這許多年。那份心,那顆看得到辛苦的柔軟心,真的可貴。

柔軟的心,像水,清澈的水。而水所具有的,不光是柔潤,水蘊藏著無堅不摧的力量。

菩薩的大勇堅韌是因極致的柔軟而生。普青法師代眾生受苦,能挖心供佛,能挑開全身皮肉點燃三千多盞燈供佛,活活將自己燒死在上海黃龍寺,能割開舌頭滴血抄寫完三部佛經!誰有這樣的勇力,誰能做到?普青法師做到了。他為什麼有這樣的大勇,他憑著什麼而做到?他憑大悲做到。他真切體會到眾生父母在輪迴中的痛苦有多深,他悲傷,但不止於悲傷,他想要為可憐的眾生做些什麼,他要代替他們受苦!他要用自己這副血肉之軀承受無數血肉之軀在輪迴中的痛苦折磨!他不是空洞發願,他要實際做到,他要像佛陀那樣,代替眾生跳進火海油鍋!法師的心太柔軟了,眾生的苦難像鋼錐扎在他柔軟的心上,他大慟大悲,爾後生大韌力,金剛力,爾後他將自己徹底奉獻出去!普青法師的大悲感動十方諸佛菩薩,已然燒死燒爛的法師,三天後醒轉,完整無損。這是真的悲心,這才堪稱眾生的楷模!

(三)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什麼叫修行》中說:發菩提心,首先必須要有無常觀,對自我與眾生輪迴之無常流轉痛苦,生起覺觀無常境心,即發出離願,由是則建立出離心,我出離,眾生六道父母也出離,輪迴苦海難熬痛不欲生,為是願觀而生強烈恐懼所逼,時時欲求當下解脫,但明了其菩薩之行,方可快捷了生脫死,於是自我願作因地菩薩,欲求快速自覺覺他,則自然生大悲之心,由此菩提籽發。菩提心所發是建立在大悲心上的,故佛義云:「大悲之水澆灌菩提籽發,則樹茂果豐耶。」是此,菩提心自然建立。

柔軟心--看得見苦

此文章鏈接: https://homagetohhdorjechangbuddhaiiinetwork.wordpress.com/2021/09/26/%e6%9f%94%e8%bb%9f%e5%bf%83%ef%bc%8d%ef%bc%8d%e7%9c%8b%e5%be%97%e8%a6%8b%e8%8b%a6/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什麼叫修行 #大悲我母菩提心 #法師 #佛菩薩 #學佛 #修行 #諸佛菩薩

《什麼叫修行?》 · 義雲高大師 (H.H. 第三世多杰羌佛)相關報導

珍 惜

珍 惜

拉珍

          為至高無上的法界尊師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我寫下「稀有難得」四個字,寫下了又覺得它們輕飄飄的,完全不足以表達佛陀法音的珍貴,但搜腸刮肚又一時找不出有相應份量的人間詞彙。本來「百千萬劫難遭遇」很恰當,可惜被用得太多,用成了口頭禪,它內含的份量已經不被掂量,變成一種形式化的套路術語了。

我聞聽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時常聽得心潮澎湃,甚至淚溼眸眶,好像是期待得太久太久,盼望了千年萬年的甘露洗滌,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被一種法喜充盈著,激勵著,延展著,很難形容。我也常常聽到一些聞法者的讚嘆感慨,其中「百千萬劫難遭遇」這句話聽得最多,但我不認為說這句話的所有人都已經從內心裡明白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到底有多麼稀有難得。大多數人對法音是恭敬的,但並不一定是從心底裏珍惜的,否則就不會讚嘆完畢又繼續貪嗔癡愛,繼續在世間八法中苦樂嬉笑了。珍惜是因懂得珍貴而生,曾有個人,把一隻價值連城的古董拿給家貓當飯碗,後來十塊錢賣給了一個狡猾的古董商,痛悔不已。這種故事很多,從中得以了解一個道理,人們不珍惜寶貝的原因常在於不懂得它是寶貝,不懂得它到底有多寶貴。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到底有多寶貴呢?今恭敬淺頌羌佛法音之四大稀有:佛陀親說之稀有、圓滿如來真諦之稀有、具緣聽聞受持之稀有、悉地加持聖力之稀有。而要說「佛陀親說之稀有」,則必先說「佛陀降世之稀有」,故實則為五大稀有。

一、 佛陀親說之稀有

佛陀本來稀有,太久遠的不說,經曰,駐劫中第八劫出迦葉佛,第九劫出釋迦牟尼佛,第十劫出彌勒佛。從迦葉佛駐世到釋迦牟尼佛駐世,歷經了一劫之久。一劫是多久?有說一劫相當於人間四十多億年的,有說相當於十幾億年的,劫分大中小,各說不一,《纓絡經》中佛陀打了一個比方來告知劫的概念:「四十裏城。滿置芥子。百年去一。去芥子盡。名為一劫。」意思是有一座方圓四十裏的城市,裡面全部裝滿芝麻粒大小的芥子,一百年拿走一粒芥子,等到城裡的芥子全部拿走完,就是一劫的時間。《大智度論》中也道,有長寬高各四十裏的巨石,用天界重量僅三銖的天衣,每隔三年輕輕擦磨一次,直到這塊巨石被擦得完全消失了,就是一劫的時間。無論具體精確的數據是什麼,總之,一劫,那是極漫長極漫長的歲月,是極久遠極久遠的時間概念,久遠到我們的意識幾乎抓不住它了。前面提到的三佛,每一佛的出世都要相隔一劫,而每一佛之佛法駐世的時間卻相對很短,比如釋迦世尊說法四十九年,五百年正法,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爾後佛法於此世界滅盡。那麼也就是說,假如一劫是四十三億年,差不多就有四十二億九千九百九十八萬八千五百年的漫長歲月,娑婆眾生沒有佛陀可以依止,沒有佛法可學,那是多麼可怕的無盡黑暗!而實際上末法時期的一萬年,眾生就已經很難學到佛法了,比如當今。在世尊滅度至今的九十多萬個日日夜夜,雖偶有古佛化身而來,但這些古佛,一則罕有真身降世,未能展顯佛陀之圓滿德境,二則即便真身所降,也是應局部特殊因緣而施法度,不曾廣泛說法渡生。由此,我們可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以大悲願力降臨在這無盡的黑暗中,展顯唯圓滿佛陀方能具足的完美無缺量境,廣說無量甚深法義,是多麼稀有,多麼難得!正是《妙法蓮華經》中文殊師利菩薩偈頌:「諸佛甚難值,億劫時一遇。」

二、 佛陀親說法音之稀有

迦葉佛或更久遠佛陀所傳的法義,今天的我們是學不到了,而釋迦世尊說法雖是無上圓滿,但我們現在所學的三藏,基本可以說不全是世尊當年親說的原意。因為世尊在世時,所說之法沒有及時記錄,所有經卷都是世尊滅度以後,由五百羅漢集結,羅漢們儘管了生脫死且神通廣大,但限於自身的修證層次距離佛陀的圓滿覺境還有非常大的差距,因而對世尊的某些法義並不能完全理解透徹,在集結當時就存在著某些法義的錯解或疏漏。後來佛經再由印度文翻譯到中文,文化語言的差異再次造成義理的偏差,爾後佛教在印度滅絕,再經由兩千多年的輾轉,到了白話文的今天,佛經的面目已被後人弄得瘡痍斑斑。也就是說,流傳於世的三藏,即便是古本,都有可能其中好些內容已經不是釋迦世尊當時親說之法了,更不要說現代翻譯,脫離世尊教義的地方隨處可見。這也就是末世,佛法接近了末尾。而要等彌勒佛出現在娑婆世界,至少還要等到輕紗再磨滅一塊四十裏長寬高的巨石。至於菩薩們的教法,一則菩薩們本身就是以弘揚佛陀教法為己任,二則菩薩之見地相比於圓滿佛陀,都存在著程度不同的差距,簡單地說,菩薩的境智有量,而佛陀的境智無量。我常常提到龍樹菩薩的例子,龍樹菩薩那麼偉大,所創中觀見道,一時主導了幾乎整個大乘佛法,但龍樹菩薩在學到世尊的水府部佛法時,大為震驚自感慚愧萬分。如此偉大的菩薩在佛陀面前都只能羞愧難當,更不要說末法時期眾多無識之輩。因此,學佛,是以佛為學習楷模,以佛陀的法義為根本行持標準,菩薩們的弘法利生之行,也必須是在這個不變的前提下進行,才能算得上菩提正行。無論什麽地位的菩薩,他們的渡生事業無論有多宏偉,畢竟也不是佛陀親自說法渡生,不可與佛同日而語。更何況,現今這個世界上,真正有聖證量的聖德大菩薩少之又少,因而,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證修持上,眾生找到一個大體正確的指導都已經非常困難,更不要說依止佛陀親說的正法了,邪見胡說充斥著整個世界,導緻學佛修行成就基本上成了一句空話。這就是末法眾生的宿命,在種種污染魔境中沉淪。然而,至尊第三世多杰羌佛駕無量悲願而臨末世娑婆,以無上智慧之力實際展顯佛陀圓證量境,親說廣說佛陀圓滿真諦,從初基行持到甚深密法,成就了道之精髓,宇宙萬法之實相,佛陀直說直錄,無有外緣摻雜,且憑現代科技之優越,佛陀圓音可及時響遍娑婆各地,這在世尊當時也是沒有的,似第二個正法時期已在娑婆世界展開!這原本並不是末世眾生所應有的福報,而是藉助了這位原始古佛的無量功德之力、大悲菩提力而增益了眾生的福德資糧,讓佛陀的法音響徹在這個黑業極其沉重的年代,何其稀有,何其難得!

三、  圓滿如來真諦之稀有

         這個世界上,釋迦世尊的三藏教法原本是無上圓滿的如來真諦,但可惜我們未逢世尊親說正法,僅就我們現在所學到的三藏經文而言,如前所述,因羅漢們的記錄失誤或見地偏差,不能說這些經文都是圓滿無漏如來真諦。比如我曾經在《想因果,想眾生》一文中講過一個關於三藏法師的公案,該公案出自《百業經》,但實際上它有錯謬,當然不是佛陀出錯,而錯在五百羅漢的記錄,錯在羅漢們對佛陀所講的因果道理未能理解透徹。我在引用這一段的時候,一則鑒於只欲取三藏法師罪因惡果之例以為行人警戒並不涉及其他,二則畢竟佛經原本就是如此記錄,冒然更改必定需要充分具體的解釋,反而打亂了我所要談的主題故而依舊採用原來的說法。那麽它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公案中,眾比丘問:「世尊,這眾生(指因犯惡罪而墮落變旁生大蟲的三藏法師)到何時才得解脫?」世尊曰:「牠將在賢劫五百位佛出世後才得解脫。」這樣記載的世尊的回答並不符合佛說因果律的真實狀況。為什麽?因為如果照這個說法,三藏法師往後若干劫繼續受苦已成定局,沒有絲毫更改的可能,那就是說無論三藏法師此刻發什麽樣的心,生大懺悔心也好,發真修行心也好,甚至發真實大菩提心,即便他將自己的心境轉變得完全符合佛陀教戒的標準,也是沒有用的,都不能改變他在既定的時間受既定的苦報,這就意味着,修行無用,因為他修不修行結局都是一樣。換個例子來說,如果一個人將於八十年後成為天人,這個結果如果是死的,無可更改的,他日行一善、克己利人將要在那個時候成仙,他殺人放火、打家劫捨也要在那個時候成仙,那麽,宣揚行善的作用在哪裡?同理,如果修行無用,學佛的作用在哪裡?那眾生還有皈依學佛的必要嗎?這樣的說法絕不是佛法正理,更不可能出自於圓滿佛陀釋迦世尊之口。十數年前,我曾聽聞三世多杰羌佛講法,在講到類似「三藏法師」的佛經公案時,常聽羌佛老人家加一句:「爾時因果所數」,這是經書原文中沒有的,甚為不解。後終得機會請教羌佛其中深意,羌佛慈悲告知,這句話是世尊當年講法時有,而後來五百羅漢集結時漏掉的,意思是,佛陀觀照到的該眾生原本應有的因果業報狀況。爾時,就是那時,當時,是當時原本應有,而不是絕對不變定有。加上這一句「爾時因果所數」,就表示佛陀現在說的只代表新因還未種下時的原來狀態,不代表以後,以後該眾生若發真修行心並如法行持,其原有之惡果將隨其新種下的善因而變更或推移遠離。如果沒有這一句「爾時因果所數」,因果就成為一成不變的死局,修行就沒有用了,這不是事實,更不是世尊原意,釋迦佛陀的法義是絕對圓滿無漏的,錯在羅漢們未領會真意。種因結果雖是個不滅定律,但業果的顯報狀態,以及什麽時間顯報,這並不是不可更改的,修學佛法的目的,就是通過修行積累善業功德,讓它先行佔據報位,讓善功德將行者護持起來直至成就脫離輪迴,讓惡果一直沒有機會沒有位置顯現,所謂「善業築壁」正是這個道理。儘管五百羅漢犯了這個錯誤,但世尊觀照眾生因緣未熟,只能享受到那樣程度的法義,故一直未作安排更正。

而今三世多杰羌佛降世,也該是眾生享受圓滿法義的因緣成熟,故而羌佛為我等行人開示了這個偉大圓滿的因果真諦。那麽,《百業經》的這個公案,它原本完整的法義應該如下:「眾比丘問:「世尊,這眾生到何時才得解脫?」世尊曰:「爾際因果所數,牠將在賢劫五百位佛出世後才得解脫。」而一當三藏法師發大懺悔心真修行心並落實於三業,相應了釋迦佛陀的大悲加持之力而功德積聚,那便如扳動了因果鏈上的扳道閘,善業開始築壁,惡業即被擋開,他便向成就光明的路上驅動了。

經過兩千五百年,世尊的圓滿法義才經由三世多杰羌佛展顯於娑婆,實在是萬般珍貴稀有,而放眼今日的娑婆世界,能講出如此精深透徹而圓滿無漏佛法真諦的還能有誰?現在的世界,受眾生業力感召,妖魔邪師遍地,講法講得烏七八糟,背離佛陀經教的說法層出不窮,就連一些正宗佛法傳承的宗師大德高僧,也受末世濁流的染污,偏知邪見叢生。譬如有位名震世界的密乘大法王,竟然公開贊同「西方人此生富足但來生貧窮;東方人此生貧窮,來生卻會富有」這樣荒謬違背因果的說法。無論是西方人還是東方人,無論此生還是來生,眾生的貧賤與富貴均受其各自不同的因果業力牽制,其往昔因果業力加之此生所種善惡業因積聚,自身因果緻其來生富則富,自身因果緻其來生窮則窮,更何況其中還有來生不再做人的,或許修行成聖,或許墮落惡道,人間貧富已經與其無關,豈可一概而論之?如果西方人來生一定變窮人,那若有西方人今生虔誠修行學佛,積累了巨大善業功德,利益了無量眾生,學到了無上密法,足夠解脫成就位登菩薩,他也不能成就而必須輪迴變人,而且是窮人嗎?同理,若有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嗜血成性,刺佛身出血,殺父殺母,毀踏寺廟經書謗佛謗法的東方闡提子,他也能不顯惡報反而變成富人,享受榮華富貴嗎?這種道理能成立嗎?七歲學童都不會認可,一代法王竟然說出這等拔無因果的謬論!然這類邪說流布全世界,在未聽聞三世多杰羌佛法音時,我們聽的幾乎都是這類邪說,還將它們視作真理信奉受持,結果學得黑業纏身。有位大居士,在依止三世多杰羌佛之前,跟隨一非常著名的大法師虔誠學法,大法師著述很多,幾百萬弟子遍及全世界,這位居士跟他修學近十年卻毫無進益,更可憐的是,大法師臨終不但沒有絲毫成就聖境顯現,連圓寂、坐化甚至往生這幾個字都不能沾邊,病魔纏身,全身變黑,凄慘呻吟,比許多凡夫都死得痛苦。再翻開這大法師的書,只要是他的開示,邪見、錯誤、罪過,完全背離經教的講法三五行就會出現,甚至還有法界雖大,但他比法界還大這種荒唐愚癡至極的說法。這樣的法師,不單自己墮落,還會連累到弟子們難以成就。但這樣的人如今俯拾即是,輕而易舉就會把大批眾生送上邪途。所幸這位居士依止了三世多杰羌佛,如今的他已非昔比,數年前就已證入了生脫死之聖境。看看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近百多年來到底有多少解脫生死的聖者?嘎陀寺曾經有十萬僧眾化虹光成就,可現在的藏密,能化虹光者寥寥可數,除了這些年接連不斷從三世多杰羌佛座下報出解脫坐化、生死自由甚至金剛不壞虹化成就的喜訊,從東方到西方,從顯教到密乘,從西密到東密,整個娑婆世界,到處都有稱佛菩薩再來的大德高僧,但成就解脫之音卻寂寞稀疏。國際佛教僧尼總會等機構設立的「藍台」就讓我們清醒看到了這個身處末法的現實,兩千多萬美元懸在那裡好些年,這麼大個地球,就是沒有一個人能把這筆獎金領走。藍台上的兩個韻雕作品,只要證到十地菩薩境量就能複製成功。藝術作品,為人類帶來美的享受,複製它是好事一樁,既顯本事攝受眾生,又是創造美好的善行,而且原作品所屬單位還高高興興給你送上兩千多萬美金,既不犯戒又不犯法,善舉勞動所得,可以安心享用,可以拿去修道場,做慈善,可以幫助很多人,如果真有十地菩薩的證量,一定會去爭取,可為什麼這麼多年了獎金依舊原封未動呢?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呢?這說明世上根本找不到任何其他聖德能有三世多杰羌佛一樣偉大的證量,甚至連個十地以上的菩薩都還沒出現。儘管有聖證量的菩薩聖德確實存在於世,但所證實際量境到底有多高,這真是個需要思量的問題。這不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這個「藍台」,讓我們徹底看清末世眾生的法緣正日漸微薄,真正擁有聖證量的大德越來越少了,若不是三世多杰羌佛乘強大悲願之力降世,娑婆眾生想要學到正法,難,難,難!眾生的輪迴前景,苦,苦,苦!因而,在這魔見邪見流布的險惡末世,能聽聞到佛陀圓音,學到佛陀親說廣說的無上圓滿精純之宇宙真諦,因果實相,成就妙法,更其稀有,更其難得!

四、 具緣聽聞受持之稀有

         偉大的原始佛陀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佛真身降臨娑婆世界,我們所知道的只有兩次,第一次是兩千五百年前世尊駐世時的維摩詰聖尊,第二次便是當今的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而維摩詰聖尊那時主要是協助世尊教化弟子,並未廣說法義,因此,說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之大量如來妙諦法音開示「百千萬劫難遭遇」,這不是空洞的溢美之詞,是實在、真實的時間計算。我們眾生,百千萬劫的時光中,一直是眾生,否則今天我們不會這個樣子在這裡。百千萬劫的歲月都被我們的無明業障磋砣了,百千萬劫的生、死,千百萬劫的殺戮、被殺,百千萬劫的喜怒哀樂,利衰毀譽,百千萬劫的稱譏榮辱,悲歡離合,百千萬劫的生老病死,痛苦逼迫,我們被輪迴折磨得遍體鱗傷卻始終不曾覺醒到,也一直沒有機緣遇到那麼一種珍貴的方法,可以將我們從這永無止盡的因果苦結中徹底解脫出去,因此,輕紗已經磨滅了百千萬塊巨石,我們竟然還是個生生死死的眾生!《什麼叫修行》中有一個比方,三藏中也有,茫茫無際的大海上,漂浮著一個木軛,就是古時套在拉車的牲口頭上的曲木,這木軛上有一個像牛鼻孔那麼大一點的小洞,大海的波濤將木軛沖到這邊、那邊,無有定數軌跡的在海上漂動著。海底有一隻烏龜,這烏龜瞎了,什麼都看不見,而且牠一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那麼,按概率來計算,這隻瞎眼烏龜如果要在牠一百年一次浮出海面的時候,恰恰剛剛好將頭撞進那個還在不在不定,漂浮位置不定,只有牛鼻孔大小而且搖晃不定的木軛洞,這種機率應該是微乎其微。眾生遇到正法有多難?就如盲龜穿項入木軛洞那麼難!佛陀駐世時,我可能正在地獄哀號,佛陀駐世時,我可能正在馬棚裡嘶叫,佛陀駐世時,我可能正沉湎於世俗興衰,於正法置之不理甚或不曾聽聞,而我懵懂中希求一點真理時,佛陀已滅度,真理已不再,我便如盲龜未遇木軛,隨波逐流又不知被輪迴的波濤推向黑沉沉的海底何方。錯過啊,錯過啊,眾生有緣遇到佛陀正法,難,有緣遇到佛陀親說正法,更難!每當我研習三藏,看到世尊講說眾生的宿世因緣,某眾生於迦葉佛駐世時做了什麼,到如今他依然是眾生還在償還什麽果報,或某眾生在多少多少劫以前種了什麼因,多劫後的現在依然是眾生又在結什麼果等等,這種事總是刺痛我,那麼多劫了啊,無數眾生與佛法擦肩而過,被因果牽引著無止盡的沉淪墮落,一個眾生能具備學習如來正法的因緣怎麼那麼難啊!

因此,我想對我的同修們深深的說一句:要珍惜。

正法難逢今卻逢,羌佛難遇今已遇,瞎眼龜竟把腦袋鑽進了木軛洞,這是稀有的奇蹟,值得我們自豪慶幸。但,一切都在無常,釋迦世尊不也滅度了嗎?正法、像法,現在不也到了末法嗎?因緣在變遷,眾生的福報在增減,我們的生命在壞滅,一切都在不定的無常之中,而至尊的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也不會永遠駐在這裡,雖然我們常時祈請正法常駐,但這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眾生法緣盡時,佛陀就會離開。你會說,拉珍今日怎麽如此殘忍,給幸福的行人潑這麼冷的冰水?不是殘忍,是警醒。我想讓包括自己在內的每一個人警醒!抓緊!真修行!百千萬劫都沒遇到的稀有珍寶我們正捧在手中,也正因為它稀有,一旦錯過,便很難再有機會重獲,所以要萬般珍惜。而所謂珍惜佛法,不是成日焚香頂禮,恭敬供養就叫珍惜,不是僅僅一些美好的讚嘆就叫珍惜,也不僅是恭敬聆聽就叫珍惜,真的珍惜是如法照做,依教,奉行,是竭盡全力,將我們自己與如來正法融為一體,讓自己被佛陀的法義浸潤、改變直至成就解脫,這才沒有枉費佛法,才算是珍惜。

輪迴似一條寬闊無比又湍急洶湧的大河,百千萬劫以來,其實是無始以來,我們就被這條大河衝擊卷帶不由自主,被它摔打得痛苦不堪。而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如一支有力的長杆從岸上的佛陀手中伸向我們。緊握它,順杆用力,很快就能上岸站到佛陀身邊,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但卻不是每個握住長杆的眾生正在做的事情。大多數人做的,是手裡輕輕握著長杆,身子還在河水裡悠哉晃盪,上岸的事嘛,不急。一邊聽著法音,一邊在俗世悲歡中沉溺。我們就這樣無知的晃著,而一切,包括我們自己正在無常,萬法因緣和合而生,因緣盡沒則散,或強勁的激流湧來,或手上乏力再握不穩長杆,或死亡來臨,或佛陀滅度,等等等等,緣盡時,我們若還是個眾生,恐怕再也沒有機會登岸!下一個百千萬劫的顛沛又要撲面而來!

我們把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了輪迴俗事上,算算看,如果每天聞法兩個小時,這兩小時裡我們身心清靜,那餘下的二十二個小時呢?吃喝嬉笑,喜怒嗔怨,全是世俗境界。因此我們的大半個身子還是浸泡在輪迴的江河,我們沒有向岸邊用力,我們並沒有珍惜得來不易的如來法義。比如有人聽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什麼叫修行》,聽聞《心動著境即是魔,隨緣分別則無定》七八遍甚至十幾二十遍了,聽得很認真很感慨,八基正見、雙七支菩提心法和五十心魔的條款琅琅上口,可常常是錄音機停下不用多久就算計吵架怨恨哭泣,計執得一塌糊塗,這樣的聞法,法音是法音,自己是自己,法音內容不能與自己的三業相結合,聞法的意義在哪裡?也不是說把時間用度做個顛倒,每天用二十二個小時聞法,只留兩小時世俗境就代表了珍惜,因為這兩小時的世俗境就很有可能顛覆一切功德,成為行持的葬身之地。聽聞羌佛法音時間再長,不將法義深入三業在日常中生起作用,一樣是將法義當戲論,將長杆當玩具,是輕慢,不是珍惜。

對如來法義的真實珍惜,表現有二。其一是將法音聽懂,認真理解透徹落入八識心田。在聞法之時,當生起「希求心、專注心、傾聽心、調伏心、由一切心,從心諦聽。」更當如宗喀巴大師於《菩提道次第論》中所說,於聞法時當依止六想:一、想自己是身患重病的病人;二、想說法者是治病的大夫;三、想佛法是治病的聖藥;四、想此刻我正在治病而殷重受持此法;五、想薄伽梵是勝義大夫;六、想常時安住於正法道軌。生如此之心,如此之想,方能對法義生起正解,方能明悟真理,調伏不相應邪心妄心,生起正念。這是珍惜法音之一。珍惜法音之二,也是更重要的,是要將所聞所解之法義如法行持,依教奉行,將聽聞到的佛陀教義實施到日常生活的吃時、喝時、行時、動時、接人待物時、思維言語時,用如來的法義作為雕刀,全方位塑造、改變自己,盡力將我們的心,我們的生活,全部浸泡於如來的法義中。這時,我們才說得上正將整個身子從輪迴激流中拔出來,準備徹底上岸了,這時,我們才對得起這百千萬劫恰逢一次的聖因緣,才算珍惜了經無數輪迴痛苦才換來的,與佛陀相逢的稀有機遇!

而唯有在三業誠懇相應於法音義理、迴光反照,真誠洗刷自己的時候,才能領受三世多杰羌佛法音之第四大稀有:

五、 悉地加持聖力之稀有

           無論何處,只要三世多杰羌佛法音響起,諸天護法空行環繞,嚴密護持法音悉地。凡是虔心恭聞,於法音中尋求解脫真理並用之於自身行持實踐的真行者,能直接相應於多杰羌佛及十方諸佛菩薩的加持,受諸天護法庇佑,為其遮止黑業,助其增益福慧資糧,助其速證解脫聖境。

曾有佛弟子,聽聞羌佛法音時親見觀世音菩薩於虛空出現達半小時之久,微笑讚其聞法功德;又有佛弟子,聽聞羌佛法音時親見多杰羌佛報身莊嚴;又有佛弟子,聽聞羌佛法音時親見本尊出現虛空;又有佛弟子,聽聞羌佛法音時親見諸佛菩薩駕臨,金剛護法空行圍繞;又有佛弟子,聞聽羌佛法音時,見枯梅開花,見地湧金蓮,見秋海棠於盛夏綻放,見鮮花點頭,無情之物頌歌,見樹降甘露,見日月變化乃至大地震顫;又有佛弟子,聽聞羌佛法音時,見飛禽走獸人非人等歡喜踴躍,悉來皈依聞法,龍魚直立水面向羌佛緻禮;又有佛弟子,聽聞羌佛法音中或憶持法義時,福報增長,甚至護法送供;又有佛弟子,聽聞羌佛法音中或憶持法義時,或煩惱盡除,或頑疾消失,或病痛全無,癲狂者得以清醒安寧,目盲者得重見光明,聾啞者能發出妙音,乃至有佛弟子於生命危難之際聽聞羌佛法音無藥而愈;又有佛弟子,聽聞羌佛法音中或憶持法義時悟徹真諦,立時進入三昧正定;又有佛弟子,聽聞羌佛法音中或憶持法義時飛身空中;又有佛弟子,聽聞羌佛法音中或憶持法義時明見真如自性,四大皆空,本性湛然;又有佛弟子,聽聞羌佛法音中或憶持法義時親入極樂世界聖境;又有佛弟子,聽聞羌佛法音中或憶持法義時神通爆發,前生後事了然於胸,隱沒出入變化自如……聞聽羌佛法音之聖境受用多不勝數,真實不虛。尤其是《什麼叫修行》和《了義經》二統攝三藏精髓之無上大法,有行者聽聞後如法觀照行持,或道力迅速提升,或證悟法性本然,或智慧驀然開膚等等,修持道境成幾何倍數增益,直趨解脫成就!

曾經,三世多杰羌佛於東方行途講說法音之後,主持了一場慶法會,可惜那時我不在當地未得勝緣參加,後聽聞參與者細述這稀有的法界盛會,不禁法喜盈懷,感慨萬千。在一個十分開闊的露天法壇中央,眾弟子將一法缽放置地上,用高壓水將法缽沖洗乾淨,再用一個全透明玻璃盒罩住法缽以便大眾觀瞻,從頭至尾羌佛距離法缽數丈遠。羌佛修法,告請十方諸佛,如果此次途中所說之法音確能利益無量眾生之慧命,確為佛陀所說,確為圓滿佛陀之真諦,則請十方諸佛降甘露於缽中表法。幾分鐘後,三世多杰羌佛還在離法缽幾丈遠的法台上開示佛法,弟子們忽見白色霧狀物放出耀眼光芒從朗朗虛空盤旋而下穿透玻璃盒進入法缽,一團跳動着的非人間物體結構的銀白色甘露突然出現在缽內,正對着三世多杰羌佛的方向!在場弟子各得殊勝大加持!這甘露,是十方諸佛對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的禮贊!

曾經以為大量殊勝的成就聖境只會在釋迦世尊駐世時呈顯,那時動輒就有人聽聞世尊說法而證得這樣聖果那樣聖果,那時世尊幾乎每講一經皆有大神通力顯現,羨煞後輩行人,其中記得最清的,是世尊講說《大般若菠蘿密多經》時,發大神通,於全身各處放出無量光芒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必得無上正等菩提。」同時「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變動」,並令「盲者能視。聾者能聽。啞者能言。狂者得念。亂者得定。貧者得富。露者得衣。饑者得食。渴者得飲。病者得除愈……」「時此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數淨居諸天。下至欲界。四大王眾天。及餘一切人非人等。皆見如來處獅子座。威光顯曜如大金山。歡喜踴躍。歎未曾有。各持種種無量天花……持詣佛所。奉散佛上。」不僅如此,十方諸佛世界的上首菩薩們,見此大光大地變動及佛身相,紛紛前往詢問他們各自世界的佛陀,是何因何緣宇宙中呈顯如此祥瑞?佛陀們相告,是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將為菩薩說大般若波羅蜜多,是這位佛陀的大神通力所呈顯的瑞相。上首菩薩們聽了,便歡喜各各請往娑婆世界觀禮供養佛及菩薩。佛陀們非常贊嘆,并「各以金色千寶蓮花而告之言。汝可持此至彼佛所。具陳我詞。緻問無量。」很多年前我每次讀到這裡,便滿懷欣羨,不由發出生不逢時的感嘆,而今這些感嘆羨慕已經不再,轉而為自豪欣慰法喜所替代,正法時代的成就盛況種種,我已於至高無上法界尊師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駐世時得遇得見!我見天降甘露,我見天地動容,我見諸天獻花,我見六道歸悉,我見眾生解脫,我見法沐大千,而十方諸佛,不僅以金色蓮花緻問無量,更以至寶甘露天降禮贊!各位同修,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之無上圓滿功德,真不是我們用凡夫心識所能全然體會得到的啊!就連正法明如來觀世音菩薩也曾親展聖音於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之中,眾多佛弟子親耳聽見!舍利弗說:「佛音甚稀有,能除眾生惱」,真實不虛也!以三世多杰羌佛法音沐浴我心,將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義理如法施用於三業行持,如同以佛土八功德之水清洗我身,可驅無始障業,可增無量福慧,稀有難得,稀有難得!

然,種種不可思議之悉地加持聖力,必得行者相應於法音義理時才可領受,必得是真想修行成就,真心希求法音醫治自身輪迴疾病的行者才能相應。有句大家都喜歡的套話:「此身不向今生渡,便向何身渡此身?」說它套話是後人將它用俗了,而此話的原創者卻是發自肺腑的。不是這個道理嗎?當我們這與佛相遇的稀有一生結束的時候,如果仍是凡夫,仍未掙脫因果鏈,等我們到輪迴裡受報幾千幾萬年或更長時間轉回來,那時的娑婆,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還在嗎?佛陀的法音還在嗎?佛法的名字還在嗎?我們要到哪裡尋求解脫的途徑?

說到這裡,不由得想對有些辛勞渡生的仁波且法師們說幾句,至尊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不單你們自己珍惜,更請為你們的弟子珍惜。渡生的目的是為了渡生,是要竭盡一切所能將弟子們渡到成就,這是渡生者惟一應該有的目的。如果我們自我掂量後發現,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將弟子度脫,或者即便有能力度脫,但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如來之法能將弟子渡到更高等次,那麼,請用純淨的菩提心將我執面子化去,將世俗的門戶偏見化去,別因為你而將他們繼續留在輪迴,請將弟子們徹底浸潤於圓滿佛陀的法義,那才是他們解脫苦厄的最佳途徑,請為他們珍惜這百千萬劫難得的一個機遇!

而所謂弘法,弘什麼法,誰的法?弘的是佛法,佛陀的法,不是任何人自己的法,無論多大的菩薩,他所弘揚的,也是佛的法,宇宙中沒有哪一個菩薩會說他弘揚的是他私家的法,不是佛的法,除非他是外道或邪魔。那麼,現成擺著的,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即是佛陀的法,圓滿的如來正法,宇宙真諦,你不弘揚這個,你是來做什麼的呢?所以,弘揚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讓更多的眾生聽到羌佛的法音,聽懂羌佛的法音,才是所有渡生者最應該做的正事。我曾聽一位居士不經意的感慨:「現在的仁波且法師們渡生應該比以前那些菩薩們輕鬆多了吧,以前的菩薩們要自己先弄懂那麼難學的經藏,學都要學幾十年,有把握了才出來說法。可是現在的人只要傳播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就好了,讓弟子聽佛陀直接講的,多好啊。他只需要帶領大家聽法音,以身作則監督弟子照著做,然後再想辦法讓弟子受到內密灌頂,學到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傳的密法,就基本上大功告成,功德無量了。」這種說法雖不盡然,卻頗有道理,大方向的確應該是這樣。羌佛法音,這是渡生者能為眾生作的最大法布施,讓人聽聞羌佛法音,其功德勝過以恆河沙數醫藥臥具等物供養十方諸佛之功德百千萬億倍,這才是渡生者於一切法務中應該著重的主幹。而現在有一些渡生者,雖也在做,但概念上並不十分明確,有人主次不明,分不清法務重心,更有人為一己面子威信藏匿或篡改羌佛法音,還有人將羌佛法音當作為自己謀取利益的招牌,有的明目張膽,有的嘴上未說,心中卻有此概念,行為上也有此黑業,這是多大的罪孽啊!既然讓人聽聞羌佛法音之功德勝過以恆河沙數醫藥臥具等物供養十方諸佛之功德百千萬億倍,那麼相反的,以邪心對待羌佛法音,以任何形式阻礙破毀羌佛法音的傳播,其罪業的計算又將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據?

我們可以設想,若釋迦牟尼佛此時在娑婆世界講法,我們會怎樣?會歡喜雀躍,不僅自己踴躍前往聽聞,更會懷著一顆純淨的利他心,急切說服弟子們親人好友們前去,因為這種機遇太難得,太難得,錯過了太可惜。那麼再假設,釋迦牟尼佛此時在娑婆世界講法,我們為了不讓自己顯得很差或失去威信或失去利益,阻止弟子前往聽聞佛陀說法,非讓弟子信奉自己的偏知邪見,或乾脆篡改佛陀真實義理,自己組織一套說法狂惑眾生,或者在世尊法壇外搭個棚子,欲往佛陀處,先留買路財,沒錢的至少也要給我擡塊匾額,讚我個美名,總之是借佛陀之名為自己狠撈一把肥家養業,佛史會怎樣記錄我們這種行徑?會重重落下兩個字:魔行。經由這個推想,我們應該可以清楚地了解,面對圓滿佛陀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身為一個渡生者,應該生起一種什麼樣的心境,落實一種什麽行持才叫純淨,才叫珍惜。

而珍惜如來的法音,也就是珍惜自己。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是元旦佳節。新的一年開始了,舊的歲月逝去了,因此我說佳節不佳。萬法無常,於修行人,爭取成就的時間又少了一些;於渡生者,用來救渡眾生的時間又短了一截;於所有娑婆眾生,與死亡輪迴又貼近了一段,離佛陀滅度的日子,又靠攏了一步!

沒時間荒廢了,想想,再想想,如果今生不能成就,其結局……

珍 惜

此文章鏈接: https://homagetohhdorjechangbuddhaiiinetwork.wordpress.com/2021/09/25/%e7%8f%8d-%e6%83%9c/

#多杰羌佛第三世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多杰羌佛 #什麼叫修行 #佛法 #纓絡經 #甘露 #法音 #佛法 #妙法蓮華經#法師 #了義經 #大般若菠蘿密多經

《什麼叫修行?》

所知之障 害人至深

所知之障 害人至深

拉珍

愚昧的締造者是無知嗎?不盡然。例如當我們第一次置身於言語不通的異國他鄉,撲面而來的所有知識你都會像抓救命稻草一樣緊握不放,那時,對於那個陌生的環境,你徹底無知,但你求知,因為生存的壓力,你會敞開胸懷迎接所有新來的知識,因此你很快就不再無知。而愚昧的締造者常常是知識。當人們對一種事物有所了解掌握之後,所掌握的知識往往變成高高的圍牆抵擋新概念的碰擊,總是用固有的知識作為標準衡量,不符舊者,立刻排除。但固有的一切並不是百分之百正確,人們因此失去了一次又一次改善進步的機會。佛陀開示這叫「所知障」,世俗言語也有一個近似的成語「固步自封」。         有一個前蘇聯的故事,說很久以前一個小學圖畫老師在教學生畫蘋果,轉學生尤里卡卻畫了一個像梨一樣的蘋果。老師責問他為什麼把蘋果畫成這樣,尤里卡說在他老家西伯利亞大森林里,一棵蘋果樹和一棵梨樹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兩棵樹緊緊靠在一起長成了一棵樹,上面結的就是這種像梨一樣的蘋果。尤里卡的敘述遭到圖畫老師和全班同學的嘲笑,因為沒有人見過甚至聽說過這麼奇怪的東西,但尤里卡固執地堅持著,於是老師把他趕出了課堂,責令他第二天乖乖畫好正常的蘋果,否則不准他再進教室。第二天,尤里卡畫出了令圖畫老師非常滿意的漂亮蘋果,但,在那些鮮艷的蘋果旁邊,老師看見斑斑淚痕。老師開始觀察,發現尤里卡是一個誠實正直的孩子,於是,那些淚痕像針尖似的刺痛了老師的心。老師四處打聽,八方寫信,可誰也沒聽說過梨蘋果。而尤里卡總是在同學們的嘲笑聲中瑟縮到角落,那些場景就像錐子一樣扎在老師心上。終於有一天,老師跳上一輛破舊的長途汽車,來到一千多公里外的國家林業研究所,把尤里卡的畫和梨蘋果的故事一起交給了一位園藝家。偉大的園藝家激動地跳起來,對老師說:「我的確不知道這世界上有沒有這種蘋果,回答你的問題至少需要三年,三年後,我會送你一個梨一樣的蘋果!」三年後的秋天,園藝家披著厚厚的塵土闖闖進了老師的教室,他的手裡握著兩個神奇的梨蘋果!原來,園藝家聽了尤里卡的故事,受到極大的啟發,他用了三年的時間將梨樹和蘋果樹嫁接而成功地結出了這美麗的梨蘋果。老師神氣地讓同學們畫下這梨蘋果,而尤里卡的畫上,又一次灑滿了淚痕。         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個愚昧而揪心的開始,一個智慧而幸福的結局。多可貴的圖畫老師啊!可貴在他終究沒有被所知之障擊敗,沒將自己鎖死在成見裡,而用一顆柔軟開闊的心,真誠地探訪未知的領域,竭盡全力將一個模糊不清的偶然扎進了現實的土壤,為世界增添了新知,增添了溫馨。其實,圖畫老師不對梨蘋果做進一步的努力也沒有人責怪他,除了尤里卡,確實沒有人見過梨蘋果,大家都活在普通蘋果的世界里,只是,尤里卡的心會因為老師的所知之障而黑暗,世界會因為老師的所知之障而缺少了一份令人驚奇的美麗,更重要的,一種真知灼見,一個進步的契機,會因為老師的所知之障而被掩埋,這個領域的愚昧會延續,尤里卡的人生會黯淡,就因為一句「沒聽說,沒見過」,便障礙了所有的燦爛和進取。還好,圖畫老師敞開了心,丟掉了對正常蘋果世界的固執,智慧的光芒便照了進來。

在人類的漫長歷史中,有多少傑出的智慧被固執的愚昧遮蓋,有多少傑出的人被成見葬送。哥白尼說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被燒死,伽利略因為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一個理論而丟掉工作,數不清的宇宙真實被人類的愚癡掩埋,不斷重複搧自己耳光的鬧劇。不要只嘲笑古人,這樣的愚蠢至今仍在地球的各個角落上演,小至生活瑣事,大至社會團體。也不要嘲笑世法,佛弟子並不因為多了解一點六道輪迴的知識多懂了幾篇經文或幾個儀軌就不犯所知障。所知障生起的時候,人不會體察事物的真相,而只著重在如何捍衛固有的一切,就像圖畫老師剛剛看到尤里卡畫的梨蘋果,立刻舉起原有蘋果世界的知識打倒了這只梨蘋果,而不去推敲梨蘋果本身的真實與可能性。人們就這樣被已有的知識害了,自己狹弊了自己。

要打破這種狹弊,拋開所知障的方法只有一個:承認欠缺,自己推倒知障的圍牆。無論是誰,無論何種地位,無論是否學富五車,都得承認自己知識的不足與短缺,畢竟宇宙是無邊無際的。正如南無弟三世多杰羌佛所說,從生下地那天開始算,如果活一百年,每天讀一本書,到死也不過讀了三萬多本,而世間的書籍何止三萬,更別說茫茫宇宙之真知了。由此可推凡夫的知識儲量多麼微小,完全沒有理由自以為是,以眼前之區區障萬物之悠悠。

再說到修行人,修行人出家也好在家也好,覺悟之前都是凡人,就像前面說到的,並不會因為懂了一些佛教常識就立刻脫掉凡夫習氣,所知障照樣會侵襲他們的心靈。有很多修行人,因為修了很多年,就覺得自己所了解的佛教知識便是全部,這是很可憐的。比如前不久看到有人反對第三世多杰羌佛,為什麼呢?因為他說他跑西藏跑了很多年,了解到很多藏傳佛教的情況,「真正的金剛乘不是這樣的」。這一下子讓我想起了尤里卡的圖畫老師,看到了言者可悲的促狹。有他這種想法的人應該不止一兩個,因為反對哥白尼和伽利略的人不止一兩個,嘲笑尤里卡的人也不止一兩個,用已知打倒未知從而變得無知的人更多如牛毛。

佛法的世界浩如淵海,僅憑你跑了幾年西藏就能了解什麼是「真正的金剛乘」了嗎?我來說個公案:龍樹菩薩當年對自己感到很驕傲,因為他讀了釋迦牟尼佛陀在世間的全部三藏之後,認為這些法他早都會了,佛陀也沒有比自己偉大很多嘛。有一天龍王忽然請他到龍宮做客,龍樹菩薩欣然前往。到了龍宮,龍王請菩薩稍後,他去備茶,菩薩便借這個空隙在龍宮遊覽,遊到藏經樓,看到很多佛書,隨手揀一本看,驚嘆不已,是菩薩從未見過的法,接著再看其他佛書,全都是聞所未聞的甚深佛法。龍王來了,菩薩趕快請教這些佛書都由誰所著,龍王告知是釋迦牟尼佛所著。菩薩非常吃驚,問:佛陀的書我在世間都看過了,怎麼從來沒見到過這些?龍王相告:人世間的佛書只有龍宮的三分之一,而龍宮的佛書又只有天界的三分之一。菩薩聽了生大慚愧心,對世尊生起無限恭敬。龍樹菩薩何等偉大,他創立的中觀學說幾乎主導了整個大乘佛法的主流,如此偉大的菩薩所知佛法仍有缺矢,何況我們凡夫行人?在《金剛密鑒》一書中,記載有貢嘎仁波且的開示,其中有這樣一段:「密密部擇決灌頂為千古佛定法義,別無二式,佛弟子當依上述所論細心鑑別,千萬不可依於其它任何現象來令其所為,受其麻痺和蒙蔽。當年我曾接受日古溫波呼圖克圖如是為我灌頂,但由於本人慧根有限,故未得此為弟子受灌法義,不能給弟子主持此法,至今仍慚愧疾首」。瑪爾巴大師已經桃李滿盈,座下弟子已然分門立派各領宗風了,仍帶著全部錢財前往印度向那洛巴祖師求學佛法。我們跟威震八方的貢嘎仁波且的證境證量相比如何?跟瑪爾巴大師相比如何?貢嘎仁波且修證如此之高尚不能攬盡金剛乘之全貌而「慚愧疾首」,瑪爾巴大師乃藏密噶居之始祖仍跋山涉水傾盡所能只為填補自己佛法上的不足,一個凡夫又有什麼資格僅僅因為在喇嘛廟裡多轉了幾圈就一口斷定什麼是「真正的金剛乘」?

在此我想提醒諸位行人,無論我們所拜學的是什麼派別,無論我們研習的是什麼儀軌,無論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架勢,感受到多麼深厚的背景多麼悠久或者輝煌的歷史,都不足以證明真正金剛乘的精髓所在,因為我們必須記住一點,佛陀講給眾生三藏十二部,蓮華生大師將密法傳進西藏,目的只有一個:讓眾生成就,從輪迴中解脫出來。任何法義,在學習或傳授的過程中偏離了諸佛菩薩的這個目的,便統統是戲論。換句話說,如果一種法義,已經不能實際地帶給眾生解脫成就的效用,而僅僅停留在一種傳統或形式上,不管有多少人推崇,它也只是脫離佛陀教法的戲論。而惟有能實際利益眾生慧命,能有效地解脫眾生於輪迴的法,才是真正的佛法或「真正的金剛乘」之精髓。然而很可惜,佛教界執著於戲論的行人很多,這些戲論藉助歲月的積累,藉助傳統的力量,藉助眾生的愚癡,逐漸沉澱為一種看似無懈可擊的知識的圍牆,困住了很多凡夫行人的心,使他們錯失了一個又一個求得具有解脫實效的偉大佛法的良機,但還不能自知。

第三世多杰羌佛出現在世間,把密行者們常常掛在口中的「五明智慧」,非常實在地一條一條展現給眾生了,每一條的成就都是世人無法企及的高度;把眾生在南無弟三世多杰羌佛座下求得佛法後解脫成就、生死自由的實例,一個一個地擺出來給眾生了,有名有姓,可追可查;把最完美最透徹的空性真如的道理告訴眾生了,那是真正佛陀的最徹底無有絲毫疤痕的宇宙實相般若了諦;把如何遠離障業走上解脫正途的成就根本菩提心法——什麼叫修行教給眾生了……多麼讓人撼動的寶書啊,佛陀的大智、大悲湛然於每一撇捺之間!這本書的出現只有一個目的,也就是十方諸佛菩薩的目的:為眾生開啟解脫成就的真實有效的法門。誠如釋迦世尊誕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開口道:「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就是告訴眾生,真正的佛法在世尊這裡,而告訴眾生的目的,是讓眾生依止世尊修學成就,儘快解脫輪迴苦厄,大悲拳拳。然而,有一些人,因為所知之障的遮弊,出於一種封閉狹隘的凡夫我見,並不深入這本寶書本身的真實,並不能用智慧,舉三藏密典之明燈而照見其實相妙智佛諦,只是一個勁地頑固執著於那個傳統而支持者眾多的「蘋果世界」,甚至歪曲理解,用低級世俗的是非眼光投向這本光明無量的寶書,玷污佛陀的大悲覺境,可惜佛陀的大悲覺境無法玷污,刀山火海在佛陀的腳下都會化為蓮池,愚癡的凡夫只是給自己種下了深重的黑業之因。所知之障害人至深矣!

有人說得好,無知並不可悲,可悲的是不承認自己的無知。佛陀傳下八萬四千法門,請問行人你了徹其中幾個啊?那些我們過去聞所未聞的精深佛法,不是不存在,只是我們可憐的聞所未聞。而因為自己聞所未聞,便執拗地一概排斥否定,拒絕深入事物本身的行為,無異於一葉障目,掩耳盜鈴,將自己微弱的凡夫知見凌駕於浩淼無際的宇宙真諦之上了,最終,害的還是自己。我們修行學佛的目的不是為了在形式主義的慣性中磨洋工混時間沉溺於生死,而是為了解脫生死!時時刻刻都不忘記這個惟一的終極目的,才不會被任何戲論或形式迷惑,而能直取真諦,迅速解脫!

希望你,希望所有的修行人,都能像尤里卡的圖畫老師,推倒所知障的圍牆,迎來真知灼見,走進真佛法的光明,為自己,為所有眾生創造一個大樂幸福的結局。

所知之障 害人至深

此文章鏈接:https://homagetohhdorjechangbuddhaiiinetwork.wordpress.com/2021/09/25/%e6%89%80%e7%9f%a5%e4%b9%8b%e9%9a%9c-%e5%ae%b3%e4%ba%ba%e8%87%b3%e6%b7%b1/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第三世多杰羌佛 #所知障 #智慧 #瑪爾巴大師 #五明 #什麼叫修行 #三藏十二部 #修行人 #佛教知識 #金剛乘 #龍王 #藏經樓 #釋迦牟尼佛陀 #密密部擇決灌頂

《什麼叫修行?》

信 佛

信 佛

拉珍

我曾對一個煩惱不堪的行者說:「你不信佛」。她圓瞪眼睛反駁:「我學佛修行十幾年,不信佛信什麼?」我說:「你不信。佛陀說煩惱生時即是我執魔,你不信;佛陀說諸法如夢幻泡影,你也不信。你若真將佛的說法信到心坎裡了,你會放心大膽讓自己進入魔境嗎?你會對一個夢執著成這樣嗎?在煩惱侵襲你的時候,佛說的對治方法你丟在一邊,這能算信佛嗎?」她不說話了。

這是大約兩年前的事,自那時起,「信佛」的問題就常在我心中盤繞。信,是學佛修行的第一個重要課題。《法集要頌經》偈語:「無信不修行」;《說無垢稱經疏》云:「信為入法之基礎」。可見信的重要,沒有信,其他一切行持都談不上,信如高樓之基。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拉珍今天的題目只是針對那些還沒皈依的門外漢,大多數佛門中人會氣定神閑的給自己下一個不錯的評語:「我當然是信佛的,『信』這個課題早就解決了,要不怎麼會皈依佛門?」其實未必。皈依這個形式並不能代表真的信佛。就像逛商店,不是每一個進入商店的人都是要買東西的,很多人只是路過隨便逛逛,湊個熱鬧,看個風景,或無聊打發閒暇,即便有人拿起了商品也不見得會買。而在百千萬億佛門弟子中,能算得上真信佛的,很少。正因為不是真信,才不能正解,更不能付諸於行,因而成就解脫的人鳳毛麟角

一、真信必見於真行

曾經有個老法師,修行幾十年了,弟子也很多,有一天卻發出這樣的感慨:「昨晚我看到院子裡的一個鬼,真沒想到,哎呀,這個世上竟然真的有鬼呢!」還有個仁波且,一天非常驚訝地說:「嘿,我才發現啊,動物還真的有感情哎!」多可憐的法師仁波且啊,佛陀說了那麼多六道輪迴、眾生平等的道理,他們聽了學了幾十年,且已為人師表,竟然從不曾相信!那些道理他們認為只是道理,從不實際運用,他們徒有佛弟子的外表,卻從未相信佛說的法義。別以為這種人是少數,事實上,不信佛的佛弟子,遍佈佛門。

還有這樣一個公案:一行人,修行多年,神通都修出來了,卻忽然因為修行前種的大惡因,業果成熟,種種惡報現前,最後還鋃鐺入獄。在獄中,他產生了很大的煩惱,覺得學佛無用,幾乎退失道心。此時佛陀化現為一老僧入獄點化他,他對老僧說:「我現在非常痛苦,你能不能跟我說點什麼開導我一下?」老僧遞給他幾卷經書,然後對他開示因果的道理、修行的道理。他卻更煩惱了,對老僧嚷嚷:「這些經書我都讀過,你說的這些道理我早就知道了,怎麼還是這些啊?能不能說點新的啊?」老僧長嘆一聲:「唉——你要我說什麼呢?佛陀掌中無秘密啊,一切解脫的方法都教給眾生了,我都說了兩千年了,你們總是不信,我還能怎麼辦呢?」說罷,老僧憑空消失不見。行者此刻才幡然醒悟,生起正信之力,繼而於獄中修成正果。

信佛的概念,不止是皈依了就叫信佛了,不止是在家供個佛像,手腕帶串佛珠,入廟磕頭隨喜就叫信佛了,也不是穿上僧衣,披上喇嘛服,或者登上高位為人師表就真的信佛了,甚至不是聽聞了羌佛法音,熟讀了世尊經卷就叫做信佛了。就像那獄中的行人,他所學頗多,可一到實用對治的時候所學非用,所以佛陀說他不信。信,不是一種形式,僅僅停留在形式上,遲早會變成虛偽。信的層次有多種不同,每一種層次所相應的修持境界也不同。《大乘莊嚴經論》將信分為十三個品類,「一者可奪信。謂下品信。二者有間信。謂中品信。三者無間信。謂上品信。」直至第十三品「遠入信」也叫「極淨信」,為八地菩薩至等佛覺地所相應之淨信。由此可見,信的問題,絕不是入了佛門,就可以放下不管的,而是貫穿於直至成佛的全部行持,無論任何層次的行者都應該隨時反觀自查的一件大事。

放眼我們的修行人,下品、中品信者居多,上品信者少之又少。而下品、中品信者,嚴格說來不算是信。因為那種「可奪」之信,即易被奪走,易被動搖,易被本人捨棄之信,如牆上之草,根不入土,稍有風吹便轟然倒梉,或者「有間信」,時而信時而疑,時而信時而放逸,像破損的錄影帶,中間不停間插著沒有磁劑的空白或錯誤畫面,信中有覆,信中有障,不能朗淨如一,這種不淨雜染信因,定然結不出成就解脫妙果,這種信的意義微弱,算不上真的信。

信佛,信佛的什麼?一信佛之實有,二信佛之言教。信佛實有是一個基礎,連佛之實有都不信,聞佛說法還起厭謗的人,正是《究竟大悲經》中所說的「皆是宿世久遠造五逆行謗一切混融行者。以謗因緣而便墜落墮於三塗受苦無量。經百劫千劫百千億劫受罪畢已。謗報受飛禽走獸之形。復倍上數受謗報畢。生在人中或為下賤。復受畢已生在種性之中。以本謗因緣還復起謗名為下士。」這類劣根下士不是此文論及的主要對象,本文主要針對已入佛門的弟子對於「信佛」這個概念的片面理解,而這個片面理解正是障礙行人正確行持獲得受用的關鍵所在。

僅就信佛實有這一點,多數佛門弟子大體可以過關,但行人對「信佛」的誤解也往往在於此,以為這就是信的全部。其實,信佛實有只是一個開頭,比如有醫王教你做醫生,信醫生之實有,信醫生之好處只能算一個好的開始,若僅止於這種信,還遠遠不能達成你做醫生的目的,因而更重要的是信醫王之言教,將此言教付諸實踐鍛煉培養才能最終成為醫生。同理,信佛之目的在於解脫輪迴成聖,那麽只是信佛實有這一點,並不能直接達成解脫成聖的目標,信奉、遵從、行持佛陀的教言教戒,也就是依教奉行,才是結出解脫成就妙果的真信因。

真的信佛,不只是概念上的基本認同,這種大體上的粗糙認識,只會結出下品、中品信。真信是會生力的,因為真信是深入靈魂的,是用全部的身心去迎接,是用徹底的誠懇去受納,這種純淨的信,會在人內心形成一種力量,這力量會排開許多過往和當下的阻礙,帶動人的思考、語言和行為自然的趨向、近附、相應他所相信的對象,這種趨向、近附和相應的程度越深,面越寬廣,其信奉對象對自己產生的作用就越大,效果就越鮮明。這裡需要強調的是,真信的作用效果是表現在身口意三方面,而不僅僅是意識概念大體認同這麼簡單。那麼,當一個佛弟子反觀自己,那種對於諸佛教言的信從,並沒有深入內心生起強大的心力,在身口意三業上並未產生深刻的力用效果,則說明他對諸佛教戒的真信力尚未生起。在《大方等大集經》中,具體列舉了十七種信力,條條都是將佛陀教戒落實於三業無有遮障遲疑的正行,如「能一切施不求果報是名信力」,「若有修行忍辱之法不求其果是名信力」等等,它清楚地告訴行人,只有當我們將佛陀教言實實在在施展到行持上了,才能叫做有信力。有人會說:「哇,要到這種程度才能算真信,太難了吧?」不對,這是最基本、最起碼的。我來說兩個簡單的世間譬喻:

有一個人,常走一條山路,一日遇見樵夫,樵夫告訴他:「你不要走這條路,這路上毒蛇猛獸很多,危險!你要走山下的大路。」此人萬分感謝樵夫,並表示一定聽從勸誡。但第二天,這人站在路口想了想樵夫的話,覺得山路其實也沒那麼危險,終究放棄了大路繼續走山路。請問,這個人相信樵夫了嗎?你當然會說他不信。你從哪裡看出來的?從他的實際行動上看出來的,是從行上鑒出了他的信。不管他說了多少好聽話給樵夫都不能代表對樵夫的相信,到了實際行動的關口,他放棄樵夫的指點,選擇了自我的判斷,充分說明他其實並不真的相信樵夫,真的信進去了,他一定不會再走山路。

再比如,你生病了,醫生告訴你要吃什麼藥才能痊癒,你不反對他的說法,還不斷讚嘆對方學問高,醫術好,但說一千道一萬,你就是不按照他的處方吃藥,這叫什麼?這叫應酬,叫虛偽,你從心底里並不真的相信他的醫術,或不信他的診斷,或不信他的藥效,你的那些讚嘆都是客套應付他的,你對他沒有生起真信心。真的信,你會立即行動,毫不遲疑地按他的藥方抓藥、吃藥。

那麼佛陀告訴眾生:六道輪迴是充滿痛苦的,凡夫眾生是必定要生死輪迴的,如佛教戒修行才能了生脫死離開輪迴痛苦……眾生口頭稱是,恭敬讚歎佛陀偉大佛陀光明佛陀說得太好了,可是一轉頭,照樣熱衷於輪迴諸事,漠然於佛說出離之行,這不正是行路人對樵夫的不以為然,不正是病人對醫生的虛偽嗎?所以,行者們,真信必見於真行。

二、真信《什麼叫修行》了嗎?

前些時有人批評我多餘,說羌佛老人家早就在法音裡要求大家認真學習什麼叫修行 了,哪裡用得著你在這裡東呼吁西吶喊的?這個說法雖然只是一時嘲諷氣話不必當真,但它卻又讓我思考到「信佛」這個問題,因為這種增上慢所遮弊的正是對於「信」的誤解,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偏見,很值得一提。很多人認為佛陀的法,我恭恭敬敬聽過了知道了就萬事大吉,但卻不知,這是「夏蟬高唱知了歌,無常生死半月近」,那不是真知,真知乃真信真行之所獲,否則皆為數他人珍寶的表面敷衍之知,不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釋迦世尊傳三藏十二部佛法在這個世界已經兩千五百年,如果這些法義,每一個修學者當下信奉不二,一絲不苟完全如法施用於三業,那麽娑婆世界應該是菩薩羅漢滿虛空,到處是極樂聖境了。可惜事實不是這樣,佛陀說的法,不是每一個聽過的人都生起了真信力,多數人淺淺的理解一下,口頭掛一掛,在現實的利益興衰湧到面前的當口,無始業力帶動世間八法立刻左右他的心識,他就會無視佛陀教言,選自自我判斷,現實生活、社會人際的標準成為他要採信的主體,佛陀說得再多再好,那些道理他總覺得離自己很遠,甚至用起來還有些彆扭,還是不如從小習慣的人世規則來得真實,不如自我利益的需要來得可信,因而修行解脫之途總是在佛法與世間既得利益之間走得坑坑窪窪,成就解脫總是遙不可及。究其原因,都是因為真信之力沒有產生,不能帶動三業相應於諸佛菩薩的加持之力,驅不散惑業無明的緣故。

同樣,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所傳什麼叫修行 一法,那是百千萬劫難得一遇的真經大法,大家都在讚嘆,都在學習,但究竟有多少人因為這部偉大的法而徹底醒悟,進入真修實證呢?仔細看下去,多數行人對這部法的認識是人云亦云,嘴上說着了不起,但心中一片茫然混沌,大法義理從心識表面滑過,沒有落進靈魂深處,內心根本沒有產生強大的信力驅散障業生起光明覺醒,學了半天還是凡夫我執依舊。例如,我今簡略舉出行者中常見的一頭一尾三大不信。

第一,不信無常。八基正見之第一正見「無常心」,很多人以為衹有不學佛的人才不信無常,其實不然,佛門弟子大部分都不信無常。諸法無常,苦空無我,這是佛陀醫王對輪回世界的診斷,很多行人對這個偉大的真理,只是聽聽而已,聽的時候覺得很有道理,很贊同,但就是不用它來觀照自己的日常生活,如同病人對醫生的悉心診斷首肯讚歎,但出得門來就把醫生的處方丟進了垃圾桶,好像醫生對自己的診斷只是講了一場事不關己的醫學講座,那是泛泛的理論,跟我沒關系,不是在診斷我。這種人不僅不信醫生,更是侮辱了醫生。而我們學佛修行的弟子們,就經常幹這種侮辱佛陀的事。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有人在學習什麼叫修行 學完不一會兒,就跟人忿忿然說著某人的長短是非,沒多久又因為某人做事的方式他看不慣而氣憤數落個沒完沒了,沒過多久又在電話裡教唆他人如何打擊旁人爭奪利益,或者又因為一點吃喝拉撒的生活瑣事吵到掀房頂,或者為了一點利益分配算計到廢寢忘食,或者為了誰的名聲最近比自己大,誰在哪方面佔了自己的上風而機關算盡如何能讓自己更風光……如此等等,千狀百態的計較執著,這就是剛學完無常心的行人,萬法無常的道理也就是那麼耳邊一聽就不見了,輪迴因果的苦處也就那麼一嘆就消失了,跟他自己的生活好像毫無關係,他就是不以佛說無常觀來映照週遭從而放開執著,反而以對週遭一切的執著自我蒙蔽,驅趕遠離著佛說的真理,或者因為他現在活得自以為不錯,便並不真的相信他所學到的那些「無常苦」就是自己的前景。輪迴無常的問題,在閒坐無事的時候,可以想想,可以感慨,一旦具體面對一件事,一個利益,一個需要,一個矛盾,一個困難,就什麼都是實實在在的常了,什麼都是必須抓住不放的了,佛陀的真理就被眼前的現實需求壓下去了。這不是個別現象,幾乎人人都在做這種程度不同的漠視甚至嫌棄佛陀教誨的事情。我們不信佛,因為從不實行佛之所說。

第二,不信六道眾生皆為父母。大悲我母菩提心第一條「知母:了徹三界六道眾生無始以來於輪迴轉折中皆我父母。」這是羌佛和十方諸佛於無量智慧神通中觀照後告知六道眾生的絕對真理,可是,我們很多行人卻有意無意將它看作只是一種理論或心境上的假設,並不十分當真,更不如法觀行。比如我曾親見這樣一幕:道場藏經樓正在整理,螞蟻大軍卻黑壓壓開了進來,僧侶們慌忙用各種柔軟工具將螞蟻裝起來送到藏經樓外,但因為太多了,這邊送走那邊進,時間稍長,有些人不耐煩了,為了自己做事方便,假裝看不見,在螞蟻分佈的區域大踏步來回,有人制止,他們狡辯:「我看這一片好像沒有螞蟻了嘛」,繼續走,直到我怒吼:「你腳下踩死的就是你爹媽!」他們才悻悻離開。這些人也是學佛修行的人,也在學什麼叫修行 ,但眾生父母這幾個字他們學進去了嗎?真的相信了嗎?若真信眼前的眾生往昔之中就是自己的父母,他會把大腳往父母背上踩嗎?會這麼冷漠的殘害他們的生命嗎?還有嗔恨,恨矛盾對方恨得咬牙切齒,恨得不能相見,恨得夢中都在鞭撻斥罵,恨得盼其衰敗倒霉,恨得不留任何心理空間給予原諒;還有惡意的算計、整治,還有決不罷手的爭奪,惡毒刻薄的傷害等等,這是學習修行大法的行者應有的觀境?這是佛弟子對佛陀的真信?他若真的相信眾生是父母,他會用這麼惡劣的心境相對嗎?

再如有行人於眾生受難的實驗室、解剖間、展覽場、市場等處,或見眾生悲慘身世、痛苦狼籍的生活,無動於衷,以因果二字為自己生硬荒涼的內心作掩護,卻不知這恰恰不是真的明信因果,是愚癡的錯行,真明信了因果,應該知曉當下一刻面對眾生的苦難,於自心中該生起什麽樣的心念才算種了一個善因,將能結出好果。因而,真信因果的人見到這些苦難會如羌佛所教,明觀眾生無始以來皆是養育愛護過我的父母,生起悲憫心、憐惜心、拔救心,怎麼可能漠然罔顧?此類行人有何資格論及菩提,那麼麻木的心地怎能利益眾生?怎算是佛陀弟子?自當羞愧到無地自容矣。

再者,如果世上所有的仁波且法師,都能跟無量慈悲的 南無 第三世多杰羌佛 一樣,真的把六道眾生看成自己的父母親人一般呵護關懷,則十善、四無量乃至菩提心的行持都能如法建立,哪裡還會有那些為了自己的面子或利益阻礙眾生學到正法的事存在?哪裡還會有用假法邪見殘害眾生的事發生?

這是頭上兩個常見的不信,再說尾上一個不信。 南無 第三世多杰羌佛 說「如果每日觀省七支行條未加強制,大悲從善,自然而發如法於雙七支,此即真修圓滿行持,如此者輕而易舉可得解脫成聖,福慧、五明相應而具,必成登地菩薩無疑。」你問每個行人想不想成菩薩?每個行人都會說想。問他有多想,他會說非常想,如果立刻成菩薩,立刻五明通達、神通廣大法力無邊那就最好。但問每日如法觀省七支行條,大悲從善了嗎?多數人卻沒有。為什麼?因為他把羌佛說的法,只當一句話看過聽過,不曾真心認為是成聖的神效藥而實實在在吃到肚子裡,信到心坎里。

我這裡只提到三條,再把八基正見、雙七支菩提心法一條一條拿來對照,到底有幾條落到我們的行持當中生用了?多麼偉大的解脫法啊,是羌佛大悲,為讓眾生徹底脫胎換骨,直取成就聖道而傳的最上菩提大法,但可惜,醫生的本事再大,開出的藥方再神效,病人不真信,不照章辦事,不照方抓藥吃藥,再神效的藥方也生不了用,病人的病還是不會好。無論 南無 第三世多杰羌佛 的修行大法有多麼偉大多精深,無論它對修行人的行持有多強大多快捷的助益,受教的我們,若不對此法生起絕大的信心,不產生深刻的信力,不從靈魂深處徹底認識到佛法是從根本上解決現實問題的良藥,不把它用到觀照行持當中,法再偉大,跟我們是脫節的,沒有實際關聯,佛法的力量怎麼落到我們身上?怎麼為我們驅除障業?怎麼解脫?就算無量諸佛菩薩都彙聚在我們面前施以加持,不具真信的我們也同樣不能相應其力,解脫不了。佛陀的法不是拿給我們鑒賞的,不是拿給我們讚嘆的,不是拿給我們作理論研究的,不是拿給我們供奉而已的,佛陀的法是拿給我們實用的,用來對治輪迴的。正如羌佛所說:法音不是聽了就算了的,聽了要照著做才行。一到具體施用時,你放棄佛陀教戒,忽略羌佛法音,這叫信佛嗎?

所有行持的起基,就是一個「信」,無信,無真信,一切成就都無從談起。《維摩經義疏》云:「通辨一切群生有信心者。則入佛法。故智度論云。如人有手至於寶山。隨意所取。若其無手。則空無所得。有信心人。入佛法寶山。得諸道果。若無信心。雖解文義。空無所得也。」

南無 第三世多杰羌佛 、釋迦世尊和十方諸佛菩薩的法義如一座寶山,山中有玲琅滿目八萬四千珍寶,寶山無人看守,來者不拒,但憑行者真信心取寶。真信如手,伸手可取寶無數,滿載而歸。無真信,便無手,即便進入寶山,見到真寶,也是空無所獲。其實檢驗自己是否真信就這麼簡單,你有所獲了嗎?無獲因無手,無手即無真信,未曾真行也。

三、魔障與真信

障蓋行者對佛陀法教真正生信的,不僅是疑,諸如多忘、懈怠、惡友、放逸、少聞、驕慢、自卑、迷信、執迷戲論、沉湎享樂、不厭生死等等等等,一切不相應心行,都是阻礙行者生起真信力的障業。

而魔之所為,往往也為在這個「信」字上,以種種相,生種種障,與行者不相應心行共舞,借助這些凡夫執障全面破毀行者對佛法的信力。於行者初入佛門時,於行者遇到真聖時,於行者得聞正法時,於行者想要思維佛法正理時,於行者欲實際行持時,於行者快要明悟真諦時,於行者功德上升時……於一切時,他們都在盤查,盤查每個行人的內心,還有什麽樣的盤根錯節,還有哪些強盛的凡夫意識,還有哪個角落是把持不鬆的世俗執境,那種地方正是他們的盤踞棲息之地,他們會在這些用凡夫我執構成的土地上著陸,並以此為根據地漸漸擴大地盤,一點一點啃蝕你心中原有的真信光明領域。或許他們顯現為一種思潮,一種洶湧輿論,形成一種使你舉步維艱的困境,讓你因畏懼而放棄對真諦的信從,放棄智慧清晰的明鑒而甘願隨波逐流;或許他們顯現為某種道貌岸然的說教,迷障你的擇法眼,不知不覺依從他們邪惡貪欲的目的;或許他們顯現為世俗忙碌,讓你完全沒有時間行持佛法甚至思維佛法;或許他們會顯現為某種極具誘惑的利益,讓你在它面前貪念增盛,徹底忘記佛說的一切真理;或許他們顯現為一種權勢,帶給你強大的壓力壓製你的正念,讓你被邪見牽引;或許他們顯現為一種榮譽或尊嚴,讓你為了捍衛它,不惜採用邪行;或許他們顯現為一種逆境,糾纏你,將痛苦悲傷憤怒等等劇烈的情緒充斥你全部內心,什麼樣的真理都被你丟到十萬八千里;或許他們顯現為現實的需求,習慣的喜好,美麗的執著,醜陋的厭棄,難離的惡友,不可侵犯的驕傲,難以放下的面子……等等等等,以種種相,生種種障,直到你的每一個心念上都站著他們的兵力,你的整個心靈都被他們侵蝕,他們就滿意了,因為你已經徹底被他們俘虜,你已經不再採用佛說的行持法對治他們,你不再真行,也就丟了真信,你滿腦子都是世俗執念,你的心念行為所相應的全是世間八法、邪知邪見,此刻你縱入寶山也是空無所得的結局,一座道場已被破毀,一切佛陀言教於此行者都不再生用,魔之目的達成矣。當如何是好?如何剷除這魔障領地?很有意思,魔最喜障弊的是佛弟子的信力,而驅除諸魔的利器,恰恰又是這個「信力」。《說無垢稱經疏》說:「有信根故。萬善因此而生。有信力故。四魔不能屈伏。」「信如水精珠。能清濁水。」為什麼?因為真信力,是驅魔的大利器!因為佛陀教言正是用來對付眾生的迷妄、執著等諸輪迴垢病的大善法,佛陀教給眾生的,正是如何剷除那些用凡夫我執構成的心識土地的方法,一旦行者對佛的教言生起真信,則必真行,一當真行,凡夫執迷心土即刻被化滅,真行一法,化滅一處,真行一法,化滅一處,直到處處都是佛陀所屬光明智慧領域,那時,魔到何處棲居?正因為如此,《大乘集菩薩學論》說:「信能超出諸魔境。顯示最上解脫道。信為不壞功德種。謂能增長菩提苗。信為出生勝智門。」

那麼,信從何處生?不從外面生,從自心中生。怎麼生?主動自我熏習生。常於靜處思悟正法,深切領悟法義,深切審思心行,點佛法之香,遍熏我心。把持自心,觀省自心,常自發心,增上願力,誠讚佛德,憶持法教,除己罪念,觀無常苦,生出離願,求佛珍寶,真信力生。

常觀無常輪迴苦,常見眾生苦處掙。常念佛陀智無量,常想我佛大悲勝。常讚佛陀拔救功,憶佛功德信力生。識我無常苦報身,放下我執入教門。百千萬劫遇羌佛,勿失光明成就燈。修行大法教我行,八基雙七鬆執根。執土鬆化魔無居,正信真行閉魔門。正信羌佛悲智圓,羌佛法教出真聖。如法造化身口意,依教真行善功盛。善業築壁魔奈何,魔去法燿信力真。信力生時魔軍顫,信力真時魔無門;信力生時智慧增,信力真時聖位等。

四、真行者真信

有真信力的行者是不同的,佛陀對宇宙萬法真相的教言他毫無遮障的全部真信,深深銘記,因而他不會在乎世俗興衰,名利是非,好壞對錯,苦樂榮辱,因而他不會認為現實世界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有什麽值得把持不放的價值,因而任何來到他面前的世俗境界,他都會用佛說的真理照出它們的原形。如何出離輪迴,如何度脫眾生,是他惟一要追尋的事情。

我知道這樣有真信力的行者,每天徒步四十里來到上師駐地,只為聽一句法,聽完這一句再徒步四十里返回,每日如此,終究學成大法,成為一代宗師!

我知道這樣有真信力的行者,從普陀山開始,三步一叩拜朝拜到五台山,途中掉進河裡淹死,一個乞丐將他救活,醒來後他接着拜,歷時三年不變初衷,終于拜到五台山頂得見文殊菩薩真容!

我知道這樣有真信力的行者,即便身處牢獄也不放鬆行持戒律,上個世紀中國文化革命年代,這位僧人被紅衛兵抓起來,強迫他吃肉,他便拒絕進食,四十多天粒米不進打坐禪定!我知道這樣有真信力的行者,一步一長頭禮拜 南無 第三世多杰羌佛 ,無論驕陽烈日還是傾盆大雨,環台灣島禮拜一千多公里,拜到觀世音菩薩親自出現於虛空讚嘆其禮佛功德!

我知道這樣有真信力的行者,棄絕俗世繁華享樂,深居山谷幾十年只為表率於眾生修行成就,並立誓有生之年絕不踏出山谷一步!我知道這樣有真信力的行者,逃亡到深山十幾年,與獵戶野獸為伍,卻矢志不渝,默默行持,終成一代禪門祖師!

我知道這樣有真信力的行者,在牢獄中,從同牢囚犯仁波且處學到甚深密法,沒有半分疑惑,信奉真行,兩月後修成此法,化紅光飛身佛土!

我知道這樣有真信力的行者,當誹謗 南無 第三世多杰羌佛 的惡浪衝擊到他面前,他哈哈大笑,斥以無稽之談未有絲毫動搖,因此真信功德,他上供時,佛國聖品竟降臨供器之中!我知道這樣有真信力的行者,代眾生受苦,真修苦行,以血書經,血流乾了便抱佛像痛哭乞求,鮮血頓又充滿全身,如此用血寫核桃那麽大的字體,寫完三部佛經;他挖心供佛代生受苦,將自己活活燒死在寺廟大殿上,醫生判定他徹底死亡,三天後,他卻奇蹟醒轉,完好重生!

我知道這樣有真信力的行者,做苦力,背石頭,房子修起來又讓他拆掉,修起來又讓他拆掉,反反復復,被折磨得皮開肉綻,鮮血淋漓,肉體的痛苦,精神的折磨,什麽不能奪毀他對佛法的真信,終於障業磨除,求得大法,成就為名震佛史的巨聖!

我知道這樣有真信力的行者,無論什麼樣的誹謗、挖苦、謾罵、打擊、磨難,他們坦然承受,未有一刻放逸行持,如法而觀,如法而行,只思自己因果業報,不曾半點向外嗔怨!我還知道很多很多有真信力的行者……

真的信佛,是心的徹底歸屬,是將佛陀的法義深入反復的琢磨,正確理解,以它為標準來取捨、塑造自己的一切心行,將自己全部的思維、心念作為它的土壤,讓佛法的標準在這片心土中深深植根蔓延,讓它茁壯的生長,生長出一種強大而堅實的信力,一種不為世間八法所生一切障業之力所動搖的堅定力,一種能用此信力撥開所有撲面而來的外相紛擾,將此佛法準則作為惟一擇訣標準、惟一行為原則的定信力。從古至今,所有修得大成就的聖者,其成就聖果均來源於百折不摧、堅定不移、不折不扣如法實施的的真信力,他們真信自己是輪迴的病患,真信世界是無常壞滅的幻境,他們真信人生是痛苦的果報,真信佛法是治病的聖藥,他們真信佛陀有無邊的悲智,真信依佛所教,如是奉行,才是惟一的解脫正道!

我願意稱呼那些真修行人為行者,因為他在行,在依佛教戒真行,說明他對佛之所說恭誠真信。他是珍貴的,上品的,真行者真信。「信佛」,這是一個重大而非常深遠的課題,遠非拉珍此番淺述所能道盡,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大家能借此靜下心來思考,我們經過百千萬劫的磨難才終於有機會遇到 南無 第三世多杰羌佛 的如來正法,但反觀自己,對羌佛之正法教誨我們到底生了多少真信心,到底把這些法義用到三業上沒有?只有這樣深入的自查自省,才不至昏昏然被一些自以為在修行的假象所迷障,冤枉白費了寶貴的時日,才不至於等到自身壞滅臨頭還沒弄懂學佛的真實含義,那就太晚太可惜了。我們應該經常思考這個問題:我真的信佛了嗎?

再請行者銘記,信佛,不僅是信佛實有,更重要,是信佛教言。而信佛教言表現於哪裏?表現於具體如法的行。因為真信必定真行,真行方能表真信。

後  記

文章開頭說到的那位行者,她本是個真想修行的人,只是無明障蓋她不了佛陀真意,自那次對話後,她若有所思了好些日子。後來很長時間我忙東忙西,甚少與她見面,僅前不久偶然見她獨坐道場樹下誦讀什麼叫修行,不時抬手擦拭眼淚,當時因有法務,未及上前詢問。大約一月前,忽見郵箱裡有她發來的郵件,是一封發自肺腑的短信:

「『你不信佛』這一句幾年揮之不去,卻越來越清楚的看到自己思考一切,判斷一切,處理一切的方法,大多數不是佛說的那些方法,原來,我真的沒有信佛。最近用什麼叫修行一點一點照自己,每照一遍,就對自己多一點難過,原來,我真的騙了自己十幾年,也敷衍了佛菩薩十幾年,十幾年誦經念佛打坐都在白費時間。我什麼都還沒修,卻總是把修行掛在嘴邊。佛說的成就方法我都不實行,卻大言不慚自己信佛。用修行法照自己,一直照到放棄了心裡最後一絲抵賴,終於看清,原來我連個信佛的佛教徒都還算不上。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以後,我哭了一整天。

我從現在開始真的信佛,希望還來得及……」行者,因為你,我終於落實了這篇一直想寫的文章。因為感動,我把你的信函在此公開,請勿責怪。

信 佛

此文章鏈接:https://atomic-temporary-179592212.wpcomstaging.com/2021/08/15/%e4%bf%a1-%e4%bd%9b/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第三世多杰羌佛 #返老回春 #義雲高 #義雲高大師 #信佛 #佛陀 #法集要頌經 #說無垢稱經疏 #六道輪迴 #經書 #大乘莊嚴經論 #究竟大悲經 #大方等大集經 #什麼叫修行 #八基正見 #七支菩提心 #維摩經義疏 #說無垢稱經疏

《什麼叫修行?》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傳的修行法– 什麼叫修行?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傳的修行法  什麼叫修行?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傳的修行法

什麼叫修行? 

  今天你這個仁波且為大眾請法「 什麼叫修行?」這是非常基礎的第一課,但也是許多修行人乃至長年修行者沒有學懂而迷離顛倒的大事。人身難得,暇滿人身寶更難得,故而今天我當為大家講「 什麼叫修行?」之法。

學佛的實質,要落實在修行上,因此我們首先必須明白什麼叫修行。修行,即是修善惡二所緣業之增益與離避。也就是增益善緣,種善因,結善果;離避惡所緣,離惡因,避惡果。但修行二字頗為廣義,首先認識到底修什麼行?因此要有所依對緣。無所依緣,則易成外道之修行。比如,魔教修行,就修成魔行。佛教修行,就修成佛行。所以必須要有所依緣,有所楷模應照而依止。又如,只知去惡揚善,克己利人,這是其他宗教都會做的事,這也就是不明宗旨無所依的修行,不屬於正宗佛教行持。因此我們的修行,所依緣之對象則是佛陀。

依照佛陀的完美覺位作為我們所修之相應楷模,以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學佛陀的一切,使一切不淨惑業緣起惡行 遠離不得沾邊,只令其時時離避遠惡,不使其有所近沾三業增加惡因。而一切緣起善業都要行持,哪怕就是一善念,只能增益,不可損減。日日增加善緣、善因、善業,簡言之即是時時離惡積善。為什麼說惡所緣業只能用遠離,不可說是滅除呢?因為佛諦中,因果不昧。因果是滅除不了的,說滅除是斷見,故所以只能善業築壁,猶如築一道擋土墻,起到隔開的作用。由是學佛,修佛之行,最終成佛方可徹底解脫輪迴的因果縛業,此時因果照樣存在,但對佛無沾。正如佛陀見到地獄刀山火海,地獄刀山火海依然存在,應報眾生痛苦不堪,當佛陀為代眾生受苦而自身頓然躍入時,此刀山火海當下化為蓮池甘露,成為殊勝的境象,一切惡所緣境在佛陀 身上轉為善業的顯現,不但無苦,反顯大樂。

修行就是出離輪迴,解脫諸苦而成聖,直至成佛。要出離輪迴,因此就要建立出離心、堅信心、不動願心、精進心、大乘菩提心。而所有一切心的依止境,皆建立 在正見上,如沒有正見,一切心均會顛倒、混亂。換言之,沒有正見是修而無有受用的。比如要先修菩提心,是無法修起來的,會成為空幻菩提,虛妄之心。因為菩 提心首先建立在出離心上,也就是一個人要有真正解脫成就出離輪迴諸苦的心,他要深知輪迴苦不堪言,不但自苦,而且六道眾生如父如母均在無常苦痛中,知苦、欲脫於苦,他才會真修行,才會發出自利利他之菩薩行,菩提心方可誕生。但是如果首先從出離心開始修,又是錯誤的,是不合次第之修,會修成空言出離,妄惑自迷心,這樣也是很難修起,建立不了出離心實相的。

所以要有真正的出離心,必須要第一步首先了明無常境,第二步要有堅信心,堅信輪迴無常的苦,有了堅信心才會恐懼無常苦,才會修成無常心,有了無常心,出離心就會日益增進,自然出離心就會生起實相。如果眾生不了解萬法皆無常、輪迴無常的痛苦,就建立不起一顆堅 定的心去出離輪迴的念頭,沒有出離輪迴的想法,根本就不會去修行,不想學佛,不學佛的人,本來不想出離,怎麼還會有出離心呢?所以不能先修出離心。因此, 第一步,沒有無常心,就無法步入佛門。就是皈依了佛門,也無法深入正確修行。

要知道什麼是修行,就要明白學佛修行的八基正見。

第一基是無常心,第二基是堅信心,第三基是出離心,第四基是實願心,第五基是精進心,第六基是戒律,第七基是禪定,第八基是菩提心。認此八法為基而修行 正見即是正知佛法的指南。這八基正見是修行人不可缺少不可錯亂的次第。凡是無常心所攝化受用的,就是修行的因;凡是堅信心所攝化受用的,就是不變的因;凡是出離心所攝化受用的,就是解脫的因;凡是實願心所攝化受用的,就是行動的因;凡是精進心所攝化受用的,就是進取的因;凡是戒律所攝化受用的,就是正法的因;凡是禪定所攝化受用的,就是智慧的因;凡是菩提心所攝化受用的,就是菩薩的因。八基是修行解脫成就的根本,如果根不正,就會本則亂。所以修行的根本是不可亂的,因此修行的八基必須依於正見作為宗標,也就是以正知正見來引導八基的次第和正確發展修行,這就叫做修行。在修行中要時時落實菩提心的修持,因為 菩提心是成道之根本。

佛陀說法,菩提心的真實之義是必然成道之因。凡行菩提道者,終結菩提之果。菩提心是廣義全攝一切大乘法之大悲渡生覺成菩薩地因。但由於眾生福報使然,佛法經代代相傳,遺漏法義。尤為至今末法時期,三界業海波濤洶湧,眾生如盲龜更難以項穿蕩動海流之木軛如牛鼻之孔,故而要得完美佛法難中之難。因此菩提縮水,所以由廣義逐漸縮成了狹義之菩提心法。菩提心分兩種,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粗分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於願、行二菩提心之修持,又分情器四大和自身六大以及呼吸、耳根、眼根等內外壇城和儀軌誦文諸多修法。無論世俗還是勝義菩提心,而歸於七支菩提份才是最上妙完美的菩提心。本來菩提心是三界六道眾生個個有權修施的,但今大都眾生法緣不俱,故已執持化整為零縮水之菩提心修法。因此往往誤會成覺悟之心方可修之,或曰以菩提心為實相成就之境。

當然,這也是存在的一部分,但卻遺漏了非覺悟之心的眾生而修菩提心之法。更重要的是,菩提心並非覺悟和非覺悟的心,而是學佛的三界六道眾生及法界諸聖生發的大悲願力,是以大悲心所實施的利益眾生成佛菩薩的實際行為,是覺悟和非覺悟,聖凡兩界的勝義愛心。對覺悟者而言,即是以自覺之證德證境正行正法弘法教化眾生,覺悟有情成佛道。對未覺悟者而言,即是以大悲之心發願眾生與我等皆共成就得解脫,幫助他人走入如來正法之道,願其成菩薩成佛。菩提心之法,對他而言是利他成就之德,由於利他之故而自獲德量,故對自己而言即成增益菩薩之因。菩提心之業相,是大悲體現之三業之實際行持。凡真修行者,無論凡聖,均有權發菩提 心,也應該發菩提心。因為它不是聖人獨有的覺悟之心,而是大悲之行為,願自他覺悟的因種。菩提心之所攝並不只含十善、四無量、六波羅密、四攝,而菩提心所 緣三藏密典及一切口耳心傳諸法,建立合法利眾渡生的大悲行舉。故知菩提心是廣義所緣諦相,對佛陀而言是三身四智,當體無上正覺菩提心;對菩薩而言是大悲弘 法利生渡有情;對證悟者而言,是離絕諸相戲論,當體本來面目,即空妙有之諸法實相;對凡夫而言,是慈悲助益他人願其學佛解脫。

發菩提心,首先必須要有無常觀,對自我與眾生輪迴之無常流轉痛苦,生起覺觀無常境心,即發出離願,由是則建立出離心,我出離,眾生六道父母也出離,輪迴苦海難熬痛不欲生,為是願觀而生強烈恐懼所逼,時時欲求當下解脫,但明了其菩薩之行,方可快捷了生脫死,於是自我願作因地菩薩,欲求快速自覺覺他,則自然生大悲之心,由此菩提籽發。菩提心所發是建立在大悲心上的,故佛義云:「大悲之水澆灌菩提籽發,則樹茂果豐耶。」是此,菩提心自然建立。菩提心是成大乘菩薩之因,由菩提心之果,可得清純正見,依此正見,當深入空性真如,空性之修,於此則化世俗菩提心為三輪體空,即轉萬有為勝義菩提心也,有了菩提心,即修菩提行,成菩薩地。

修菩提心必須付諸於實踐,而不只是背誦行文儀軌、以空洞的發心和觀想叫做修菩提心。修菩提心,重在實施於深思我的身體無常,剎那變異,邁向衰老死亡。以十年觀察,四十年觀察,七十年觀察,於中對比相貌、皮膚老度變異,快捷進入生老病死,長恆輾轉受苦於輪迴,又觀由一少小兒時天真之歡,乳氣活鮮,然何今無童相,臉老皮老,力氣衰竭,時時多病,少小已無,無常將斃我命,親人老友,悉皆分段而死,猶如一夢,快將做完,心生大懼,則決心堅定,依戒而行,依法而修,入菩提心修雙運七支菩提心法:大悲我母菩提心和菩薩應照菩提心。於大悲我母菩提心修法中發大悲之心,修知母、念恩、報恩、慈愛、慈悲、捨貪、斷執。

知母:了徹三界六道眾生無始以來於輪迴轉折中皆我父母。

念恩:應深深憶持一切無始過去、現在於輪迴之父母,皆曾生育養育體愛於我,為我而勞累病苦,恩重如山,念其恩德,故思其父母之苦皆我之苦。

報恩:知父母為我而奉獻一切,現在他們於六道輪迴中轉折流離,受苦無盡,我此發心,施之於行,自覺覺他,渡脫父母,以為報恩。

慈愛:每時每刻,從於三業之行所生發,慈愛一切眾生、父母,長壽無病富貴吉祥,終生喜樂。

慈悲:於三時中,願請諸佛菩薩加持一切父母脫離諸苦,得遇佛法修持,脫離輪迴解脫諸苦。

捨貪:所做一切利益眾生父母之事,無掛於心,養成三業無著善行,故成天然自行,本質為善,並非刻意所為行善,做了即忘了。

斷執:於行持中,所修諸善,利益父母,一切法義應無所住,斷掉我執,空明覺相輕安,於修法中不執於法,不除妄念,不求於真,不來不去,樂明無念,平如靜水,當體即空。

實施菩提心的助緣,必須建立在正見觀照下,對眾生所行事業於善因中施與的而非他造不淨業的緣起所需增長施與的,故知凡善因緣起有利眾生者,必須實施七支 菩薩應照菩提心法,對善緣起當施與他助益善業,助益善因,對惡緣起當施與他損減惡業,遠離惡因。菩薩應照菩提心法七支為:一支,自他平等菩提心;二支,自他交換菩提心;三支,自他輕重菩提心;四支,功德回向菩提心;五支,無畏護法菩提心;六支,強導正修菩提心;七支,捨我助他菩提心。

自他平等菩提心:兩相利益對逢時,斷除瞋恨之貪瞋、漫謗之心,不可利己為重,應自他平等對待。

自他交換菩提心:一切眾生的痛苦,願我一人來承擔,我的一切快樂吉祥都給予他,讓他離苦得樂。

自他輕重菩提心:我與眾生均苦時,應先願他人解脫苦,我與眾生均樂時,應先願他人多我樂。

功德回向菩提心:我於一切所修行,一切功德成就等,全部回向諸有情,願眾離苦得解脫。

無畏護法菩提心:一切妖孽惡魔施以破壞佛法,導致破戒殘害眾生讓其痛苦時,我將持以正見,不懼魔之惡力而挺身保護佛法,維護眾生慧命。

強導正修菩提心:他由於無始業力纏身,愚癡不明,造諸惡業,而到了善勸不得悔改時,由此,我將施以強有力的善化法門引導他,入其正法善行之路。

捨我助他菩提心:他之成就將勝於我,渡生緣起勝於我,但於利益眾生中,能捨我助他更能利益大眾,此時,毫不考慮,當捨我助他,助成眾善大業。

修行中的菩提心,是成就之本源,非常重要。此舉一位仁波且和一位法師的事例。仁波且修了三十多年行,受過上千個密法灌頂,以寧瑪大圓滿法為主修,佛法經律論也講得很好,但是就是沒有實際功夫。另一位大法師出家二十餘年,戒律嚴謹,經律論通達,兼修西密密乘重要大法,是一著名寺廟的住持,也是講經說法之名師,但也沒有實際證量展顯。我告知他們:無論你等修什麼密乘大法,都是浮土築高樓,建立不了大廈的,就算一時修起,當下即會垮塌。

我讓他們放下一切修行所知障礙,專修「什麼叫修行」,修了大概八個月,我再讓他們合修大圓滿等法義,結果奇蹟發生了,仁波且在測試中,以金剛拳五雷正法掌的功夫,顯示了巨大威力,實際證量出現了,但法師卻沒有展現出力量。法師又繼續加修我開示的這一堂修行的法,在我細心的教化下,他終於明了真修實修的重要性必須實際於三業上下功夫,一點折扣也不能打,他又多加了三個月的修持,結果在證量展顯測試中,他的威力徹底體現了。因此,凡是能依此修行,如法實施而行持,即可獲得真正的佛法,自然開敷大智,離說空論五明之不實,體顯真正五明之實境,證妙有之道量,修成菩提道果,達菩薩之地。

這修行的規則和菩提心的實施是佛教各宗各派都應該要遵循的,如果不依於此一次第法則步入,則易成顛倒迷行,此為修行之要領。至於學法,則是另外一事,但是學法的一切受用,皆建立在修行上,有了嚴格合法的行持,自然法入證德,圓成證境。如果沒有修行的正確法則,學法則成邪見之法,乃至妖魔之惡法。依於修行之法,方為善法,佛法之修行。在修行中還涉獵十善、四無量、六度、四攝等。今天所講的修行法要,有的佛弟子會認為,這些我都知道明白的,因此就不會細推體 解我講的修行了。而他心中的願望是一心學到大法即身成佛。

凡有此觀點的人,已經是一知半解,落入顛倒迷行之中,是學不到真正佛法的,哪怕他已修大法紅教大圓滿、白教心中心、花教大圓勝慧或黃教時輪金剛、顯教中的禪宗參禪、淨土念佛、唯識法相、小乘止觀等,都是得不到受用,不能轉識成智,所以照常在凡夫境界 中打轉,是體顯不了顯密智海中的表相、實際五明展顯的,而只能體現普通人的表現,甚至於笨笨的,除了把書本上的理論背下來虛談空論之外,落實到實際上,自己什麼能力也沒有,什麼也不會做,就是能做那麼幾項,對比之下,也超不過世間上的專家們,這能說是佛法的體現嗎?大家想一想,佛法的智慧就這麼差嗎?凡夫之識,未開聖智,又怎能談得上執持有正法自覺覺他呢?但是,依照修行入法,就能得到真正的佛法,就能真正顯密俱通,體顯五明。故所以我們應知修行是一切學 法之基,解脫之因,證聖之源。

今淺講什麼叫修行,即修行中的菩提心正修,不涉別法。要講的太多,但由於在此書輕談不合律法,易造不恭之業,故望善信,深入三藏密典或專聞我開示之法音,只需十日之內一心認真聞法,即可達到分段喜樂,或大悟勝喜,緣起成熟不但終生受用乃至獲大成就解脫直至菩提。

你們現在學了修行一法,你願修行嗎?只要是修行,個個皆能成就解脫,因此我們必須要弄清楚,雖然看了「什麼叫修行?」,而且八基雙七支依於正見都看了,但是那叫做看行文,不是修行;如果你把修行的理論看懂了,那叫見行理,也不叫修行;如果你已經開始按照修行一法履行,這也不是修行,這叫做入行程;如果你已按照修行一法以大悲之心儘量照著做,這叫頑修,不名正修;如果你以大悲之心不需儘量,自然完美如法按照八基雙七支行條執行,這才叫修行。為何儘量而修不 叫修行稱之為頑修?因為無始業力、無明諸障障其行人,所以貪瞋癡放不下,我執拋不開,由此產生煩惱障、所知障,其障業吞噬行人之一切正念,所以行人難以執行行條,正因為難以執行行規,所以才會用儘量的心態去修,故以儘量而為之,猶如毛石頑皮,表裡夾砂,非為琢成的閃光之寶,或於八基雙七支中部分能修,部分不能修,這也不堪真修行,因此名之為頑修,或入於缺修。

如果了徹行條後,不需加以強制,而自然如法八基雙七支並行,則為無我執、破障弊之真修行,此是菩提道也。故於每日中行人應自當觀省大悲我母菩提心及菩薩應照菩提心,於雙七支中省察觀照我是否如法而修,若未能如法,說明已經落入頑修之中,若未全面行持,則屬於缺修,是此之修則難以成就解脫,或許小有成就, 也是不可能有大福慧、神通、五明之證量的。

如果每日觀省七支行條未加強制,大悲從善,自然而發如法於雙七支,此即真修圓滿行持,如此者輕而易舉可得解脫成聖,福慧、五明相應而具,必成登地菩薩無疑。因此當知,看行、見行、入行、缺行者易,七支完美修行無執者難,其實放下我執,當即就入正修行持,何難之有!人人可以做到!

日中觀省時,除了以意念空觀之外,而重要的是必須依於平日之道友,或相處之人士、或冤對、或逆緣、或不順心、相互間不言語談話之人,做為所緣,必須對之修持,今日我是否依於雙七支,與之主動和他交好?而於主動親近他時,對方惡言相刺我時,我是否忍辱,繼續想得親近於他以表善意交好?對於惡言惡行侮辱不予計執,若能每日中不退菩提心,雙七支行持,體現三業,依法修行落實在實處,而又歸於當體空性,如是行舉,學到無上佛法易於反掌之間,菩提道心,菩薩地境自是你之聖位,這就叫修行。

利益眾生的修行法講完了,但是有損眾生的事隨時在發生,那就是借用我的名義損害眾生利益的事,現在我要再次提醒一個特別重要、大家要引以重視的問題。

目前,世界上有些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甚至居士都說他們是我的親信,代表我處理某件事情、或轉達我的話、或把他們自己講的說成是我講的。其實,在顯密 二宗、各大教派中都有我的弟子,無論該大德是什麼身份,沒有任何人能夠代表我,哪怕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都不能代表!唯獨只有這個人持有我發給他的專用文書,上面註明他代表我處理某一件事,這個專用文書上有我的簽字和指紋印鑒,同時配有相對應的錄像,那麼這個人可以代表我處理該文書上規定的事情。再者,無論這些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的地位有多高,他們的見解、開示、講法,都不能代表我的觀點,都不能作為正知正見的標準,我只知道我本人的開示和文論是正 法無偏的,因為我的開示和文論是真正利益眾生、解脫眾生的。

而且,任何人不能以任何方式增刪、修改我的文字或法音,如有對其作偽者,無論此人身份多高,此一定屬於邪見或入魔之人。因此,大家如果沒有親自見到蓋有我的指紋印的文證、並配有我親自所講與文證相應的、完整的錄音或錄像的憑據,除此兩點之外,無論是什麼佛教徒,包括長期在我身邊的聖德弟子,他們的一切,其想法、做事、語言、文章均是他們自己的行為,絕對不能代表我!!!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傳的修行法 – 什麼叫修行? 

此文章鏈接:https://homagetohhdorjechangbuddhaiiinetwork.wordpress.com/2020/06/26/h-h-%e7%ac%ac%e4%b8%89%e4%b8%96%e5%a4%9a%e6%9d%b0%e7%be%8c%e4%bd%9b%e5%82%b3%e7%9a%84%e4%bf%ae%e8%a1%8c%e6%b3%95/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第三世多杰羌佛 #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 #多杰羌佛 #古佛多杰羌佛 #义云高 #义云高大师 #義雲高 #義雲高大師 #HHDorjeChangBuddhaIII #MasterWanKoYee  #MasterYiYunGao #美國舊金山華藏寺 #什麼叫修行